[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9218.5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2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杜淑芳;韩学宾;夏金;马进文;苏智霞;杨海涛;刘献瑞;王海云;姚鹏;张深鹏;潘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淑芳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穿刺针 穿刺针管 内螺纹套 连接针 螺纹 针孔 本实用新型 顶端连接 顶端设置 深度微调 手动调节 手指扣板 外侧设置 医疗设备 上端 医疗事故 给药 绞拧 套接 医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入刻度;穿刺针管的顶端设置有一对给药针孔;所述的穿刺针管的上端连接有连接针柄,连接针柄的外侧设置有调节螺纹,且连接针柄的顶端连接有旋转绞拧件;所述的调节螺纹的外侧套接有内螺纹套件,内螺纹套件的外侧连接有手指扣板。它采用调节螺纹与内螺纹套件的配合,实现麻醉穿刺针在插入到位后进行深度微调,避免医疗人员手动调节不好的把控深度,而导致医疗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穿刺针。
背景技术
通常,麻醉是手术前的必要准备,硬膜外麻醉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为了提高麻醉效果,使麻醉效果更好,麻醉速度更快,维持时间长,成功率高,通常采用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醉相结合的方式。
传统的麻醉穿刺针一般都医疗人员根据经验进行深度判断,不能够进行机械式的深度微调,单靠人工操作存在高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麻醉穿刺针,它采用调节螺纹与内螺纹套件的配合,实现麻醉穿刺针在插入到位后进行深度微调,避免医疗人员手动调节不好的把控深度,而导致医疗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穿刺针管、插入刻度、给药针孔、连接针柄、调节螺纹、旋转绞拧件、内螺纹套件、手指扣板;所述的穿刺针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入刻度;穿刺针管的顶端设置有一对给药针孔;所述的穿刺针管的上端连接有连接针柄,连接针柄的外侧设置有调节螺纹,且连接针柄的顶端连接有旋转绞拧件;所述的调节螺纹的外侧套接有内螺纹套件,内螺纹套件的外侧连接有手指扣板。所述的内螺纹套件的中间设置有掰断连接件,掰断连接件与手指扣板水平线保持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的穿刺针管的针头为圆锥形结构,且给药针孔对称分布在圆锥形针头的左右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绞拧件与内螺纹套件之间的初始距离a为2-4c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麻醉穿刺针,它采用调节螺纹与内螺纹套件的配合,实现麻醉穿刺针在插入到位后进行深度微调,避免医疗人员手动调节不好的把控深度,而导致医疗事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套件7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穿刺针管1、插入刻度2、给药针孔3、连接针柄4、调节螺纹5、旋转绞拧件6、内螺纹套件7、手指扣板8、掰断连接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穿刺针管1、插入刻度2、给药针孔3、连接针柄4、调节螺纹5、旋转绞拧件6、内螺纹套件7、手指扣板8;所述的穿刺针管1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入刻度2;穿刺针管1的顶端设置有一对给药针孔3;所述的穿刺针管1的上端连接有连接针柄4,连接针柄4的外侧设置有调节螺纹5,且连接针柄4的顶端连接有旋转绞拧件6;所述的调节螺纹5的外侧套接有内螺纹套件7,内螺纹套件 7的外侧连接有手指扣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淑芳,未经杜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9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