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0497.7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丽;赵元伟;程凤翔;姬会勤;于欣;张艺榉;张仁豪;王文东;赵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辉市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釜排汽管防 冷凝 回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适用于降失水剂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
背景技术
现有降失水剂浓缩釜排汽管是管道垂直安装方式,水蒸气直接排出,然而水蒸气在顺管道排出过程中,部分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会顺管道壁又回流到浓缩釜中,造成二次浓缩,这样必然会延长浓缩时间,降低浓缩效率,而且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了一种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安装在浓缩釜垂直管道上,在浓缩过程中,冷凝水得到收集,并排出管道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包括管节(2),在所述管节(2)两端焊有法兰(1,5)与排汽管相联,在所述管节(2)内壁靠下部周侧设有冷凝水收集槽(6),在所述管节(2)外侧与冷凝水收集槽(6)连通设有冷凝水导出管(4)。
所述冷凝水收集槽(6)由圆筒形锥台及底部封闭环和管节壁共同组成集水槽,所述圆筒形锥台上部设有齿形豁口。
所述的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所述冷凝水收集槽(6)由圆管及底部封闭环和管节壁共同组成集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将冷凝水收集,然后导出管外排放,避免了冷凝水回流。能够缩短浓缩时间,节约能源。
2、本实用新型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安装使用简单。圆筒形锥台上部的齿形豁口设计可减少蒸汽排出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法兰,2、管节,3、防回流齿形节,4、冷凝水导出管,5、下法兰,6、冷凝水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浓缩釜排汽管防冷凝水回流装置,包括管节2,在所述管节2两端焊接上法兰1、下法兰5与排汽管相联,在所述管节2内壁靠下部周侧设有冷凝水收集槽6,在管节2外侧与冷凝水收集槽6连通设有冷凝水导出管4。
实施例2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防冷凝水回流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冷凝水收集槽6由圆筒形锥台及底部封闭环和管节壁共同形成集水槽,所述圆筒形锥台上部设有齿形豁口。冷凝水收集槽6底部与冷凝水导出管4连通,冷凝水收集槽6内聚集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导出管4排出。
实施例3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防冷凝水回流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冷凝水收集槽6由圆管及底部封闭环和管节壁共同组成集水槽。
本实用新型防冷凝水回流装置通过两端法兰安装在浓缩釜排浓缩蒸汽管道上,冷凝水顺管节内壁回流到冷凝水收集槽6中,再通过冷凝水导出管4排出。
圆管或圆筒形锥台通过其底部封闭环与管节壁共同组成冷凝水收集槽,可以起到防回流、收集排出冷凝水作用,将冷凝水收集然后导出管外排放。圆筒形锥台上部的齿形豁口设计可减少蒸汽排出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辉市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卫辉市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0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材生产用双效浓缩器
- 下一篇:一种喷雾干燥机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