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转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0609.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张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临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20043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转接箱。
背景技术
以往,港口内停靠码头的船舶须一天24小时采用船舶辅机发电,以满足船舶用电的需求。船舶辅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燃烧大量的燃料,排出大量的废气,且会24小时不间断地产生噪声污染,不利于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岸电系统向停靠码头的船舶供电。
为此,有时需将岸电系统与船舶供电系统的电缆转接箱吊装到船上,通过电接插件或将船舶供电系统的电缆直接接到岸电系统与船舶供电系统的电缆转接箱的母线上,由岸电系统向船舶供电系统供电。由于船舶会随着波浪和潮汐摇动,岸电系统与船舶供电系统的电缆转接箱需要在船上固定,以保证供电安全。
然而,通过螺钉和螺栓,或者其他硬件、绳索等固定方式将电缆转接箱固定在船上,可能会破坏船的结构,且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增加安装成本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固定电缆转接箱而造成的对船体结构的破坏。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转接箱,包括:箱体,用于安装和保护所述电缆转接箱中的各个部件;永磁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用于固定所述电缆转接箱。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两侧侧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为弯折结构;所述永磁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角。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操作开关,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个侧板,与所述永磁固定装置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永磁固定装置的磁力。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开关为操作手柄,操作手柄逆时针旋转90度,打开永磁固定装置的磁力,操作手柄顺时针旋转90度,关闭永磁固定装置的磁力。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开关设置于所述箱体的远离所述永磁固定装置的侧板外壁。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开关为远程控制模块,以无线通信的方式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打开或关闭所述永磁固定装置的磁力。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置有多个接线插座,所述箱体内部固定有分别与多个接线插座连接的接线插头;所述箱体内还包括母线排和电缆通道;所述母线排固定在所述底板的绝缘柱上;所述电缆通道连接接线插头和母线排。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插座位于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侧板上,一个侧板上的插座用于连接船舶供电系统,相对的侧板上的插座用于连接岸电系统。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吊环。
对于上述电缆转接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采用不锈钢焊接成形。
有益效果
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永磁固定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转接箱能够利用磁路中产生的强大磁吸持力,在不破坏船体结构的情况下,方便快速的将电缆转接箱牢靠的与船体固定,保证了供电安全。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缆转接箱的结构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缆转接箱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缆转接箱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缆转接箱的右示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缆转接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临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临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0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