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1835.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4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傅晓玲;高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套主体 卡线体 连接部位 内壁 折损 本实用新型 两端开口 一次性 导线穿过 平滑 固设 弯折 医生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包括保护套主体,所述保护套主体的两端开口,保护套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线体,所述卡线体固设于所述保护套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卡线体的两端开口并能够用于使仪器导线穿过后包裹住仪器导线与仪器的连接部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套主体的内壁上设置卡线体,通过卡线体将仪器导线与仪器的连接部位包裹住,使得连接部位能够平滑弯折,从而可有效避免仪器导线与仪器的连接部位折损,减少维护费用,同时也方便医生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腔镜下手术方法应用越来越多。而腔镜下微创手术需要摄像系统、光导系统、超声电凝刀系统、气腹系统以及特定的手术器械等。
其中,部分设备及仪器导线无法进行消毒灭菌,部分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消毒灭菌,但是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手术中的某些设备还可能出现被污染的情况等。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上通常采用折叠式150cm×14cm或200×14cm等不同规格的医用无菌保护套,以将相应的设备或仪器导线装套在该无菌保护套内,从而有效地解决设备及仪器导线无法消毒灭菌或避免被污染的情况。由于在使用医疗设备时,经常会造成仪器导线与仪器的连接部位出现严重折损,由此产生的维修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万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可在对设备及仪器导线进行消毒灭菌的同时保护仪器导线与仪器的连接部位不受折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用于保护仪器导线,包括保护套主体,所述保护套主体的两端开口,保护套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线体,所述卡线体固设于所述保护套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卡线体的两端开口并能够用于使仪器导线穿过后包裹住仪器导线与仪器的连接部位。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卡线体为柔性可弯折式卡线体。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卡线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卡线体包括左壳体、连接座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同时连接所述连接座,且相对于所述连接座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座与保护套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围合将仪器导线与仪器的连接部位包裹住。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卡线体的长度为30cm-50cm。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卡线体距离所述保护套主体的端口的最小距离为10cm-20cm。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保护套主体为可折叠式保护套主体。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保护套主体的两端口均设置有封口绳带。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保护套主体的两端口均设置有绳带通道,所述封口绳带穿设于所述绳带通道内,且所述封口绳带的两端伸出所述绳带通道设置。
所述的可防止导线折损的一次性医用保护套中,所述绳带通道与所述保护套主体的内部不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未经深圳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1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