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缆风绳钢立柱调直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1868.3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2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岷;李金元;齐冀华;刘剑涛;刘文希;王泽润;曹洪亮;高鹤;吴博康;邱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缆风绳钢 立柱 体系 | ||
一种无缆风绳钢立柱调直体系,包括下节柱段和吊装设置在下节柱段正上方的上节柱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节柱段之间通过环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外侧竖向对称连接有一对调直件,一对所述调直件之间卡合有一个用于调节调直件的千斤顶。所述调直件包括竖直的靠板、水平连接在靠板一侧底端的连接柱头、水平连接在靠板另一侧上部的顶托板及垂直连接在靠板和顶托板之间的加强肋板;所述连接柱头连接在靠板的中间位置、且其上开有水平向的连接通孔。本实用新型解决工作面狭窄时钢立柱的调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钢立柱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缆风绳钢立柱调直体系。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钢结构竖向结构垂直度问题是钢结构建造过程中的重点问题。钢结构构件一般采用塔式起重机或其他垂直起重机械吊装,在吊装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机械、人为等原因会产生水平力,对吊装的构件有力的作用,所以会使吊装的钢构件垂直度产生偏差;而且钢结构施工会受到场地限制,施工人员工作面可能会非常狭窄,钢立柱调直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缆风绳钢立柱调直体系,要解决工作面狭窄时钢立柱的调直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缆风绳钢立柱调直体系,包括下节柱段和吊装设置在下节柱段正上方的上节柱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节柱段之间通过环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外侧竖向对称连接有一对调直件,一对所述调直件之间卡合有一个用于调节调直件的千斤顶。
所述调直件包括竖直的靠板、水平连接在靠板一侧底端的连接柱头、水平连接在靠板另一侧上部的顶托板及垂直连接在靠板和顶托板之间的加强肋板;所述连接柱头连接在靠板的中间位置、且其上开有水平向的连接通孔。
所述加强肋板呈直角三角形,其竖直边与靠板连接、水平边与顶托板连接、斜边朝外,且斜边中间开有弧形的缺口。
所述连接通孔至少为一个。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垂直连接在上节柱段底端的上耳板、对应上耳板垂直连接在下节柱段顶端的下耳板及螺栓连接在上、下耳板两侧的一对夹板。
所述上、下耳板结构相同,为矩形板、且外侧上顶角为弧角,并在弧角内侧位置开有吊装孔。
所述上、下耳板与所述夹板等宽。
所述调直件的靠板紧靠在夹板外侧,连接柱头插接在一对所述夹板之间的夹缝内、并通过穿过连接通孔的螺栓紧固。
所述调直件的连接柱头的宽度与一对所述夹板之间的夹缝宽度相适应。
所述千斤顶对应卡合在一对所述调直件的靠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组件、调直件和千斤顶的有效结合,在无需缆风绳的情况下,对上、下节柱段的垂直度进行有效的校正;其中调直件的结构简单,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连接牢固、且可重复利用、节约施工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调直件的侧立面结构图。
图3是调直件的正立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1-下节柱段、2-上节柱段、3-调直件、3.1-靠板、3.2-连接柱头、3.3-顶托板、3.4-加强肋板、3.5-连接通孔、4-千斤顶、5-上耳板、6-下耳板、7-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1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微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汽车底盘维修用起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