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1937.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5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梁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梁嵘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27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池 污水循环利用 连通 污水存储箱 污水出水管 污物收集器 过滤池 支撑板 支撑腿 阀门 水泵 沉淀 活性炭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 好氧生物池 污水进水管 厌氧生物池 底部内壁 顶部设置 关闭阀门 过滤处理 消毒效果 进水口 排污阀 消毒层 氨氮 导管 去除 套接 异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顶部设置有污水存储箱,所述污水存储箱的左侧底部与污水进水管连通,且污水存储箱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与污水出水管的一端套接,所述污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右侧通过导管与过滤池连通,且沉淀池的底部通过阀门与污物收集器连通。该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沉淀池使污物进行沉淀,打开阀门使污物沉淀至污物收集器,关闭阀门打开排污阀,使污物得到处理,过滤池使杂质得到过滤处理,好氧生物池与厌氧生物池能有效去除氨氮和磷,消毒层起到消毒效果,活性炭过滤层能消除水中的异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商业污水、表面径流四类。
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量不断的增加,水资源的浪费与短缺,是现社会发展关注的一方面,节约用水已是人们常常谈论到的问题,提高水的利用率已成为节约用水的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量不断的增加,水资源的浪费与短缺,是现社会发展关注的一方面,节约用水已是人们常常谈论到的问题,提高水的利用率已成为节约用水的关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顶部设置有污水存储箱,所述污水存储箱的左侧底部与污水进水管连通,且污水存储箱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与污水出水管的一端套接,所述污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右侧通过导管与过滤池连通,且沉淀池的底部通过阀门与污物收集器连通,所述污物收集器的底部开设有污物出口,所述污物出口的左侧设置有排污阀,所述过滤池的右侧通过导管与好氧生物池连通,所述好氧生物池的右侧通过导管与厌氧生物池连通,所述厌氧生物池的右侧通过导管与消毒池连通,所述消毒池的右侧通过清水出水管与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止水阀,且储水箱的右侧底部通过出水管与高压水枪连通。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部的右侧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池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滤网组件层、组织物过滤层以及石英砂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消毒池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消毒层以及活性炭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四角。
优选的,所述污水出水管与清水出水管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止回阀与第二止回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循环利用装置,沉淀池使污物进行沉淀,打开阀门使污物沉淀至污物收集器,关闭阀门打开排污阀,使污物得到处理,过滤池使杂质得到过滤处理,好氧生物池与厌氧生物池能有效去除氨氮和磷,消毒层起到消毒效果,活性炭过滤层能消除水中的异味,止回阀防止了水的回流问题,储水箱存储过滤完的清水,打开止水阀清水通过出水口流出,可给洒水车加水进行花草的浇注和路面的除尘与降温,打开高压水枪可对车辆进行清洗,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梁嵘,未经王梁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1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