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1949.3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4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胡德计;方奕淇;郭相;林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水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是工业化社会随之带来的环境水质污染事故层出不穷,人类的活动使湖泊、河流正遭受着严重污染,水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皮坏,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水生植物逐渐消亡,污染严重的湖泊还会出现水体发黑或出现水华,气温升高时还会散发出腥臭味。这同时也警示我们,目前亟需通过控源截污、建立污染物监测网络和加强监测能力等不同措施,以提升河湖管理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并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目前水质监测系统多采用便携式水质监测仪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对水质参数进行远程实时监测,而且不能很好地反映水环境的连续动态变化。
或者采用由监控中心和若干监测子站组成的自动监测系统,能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和数据的远程传输,但需预先铺设电缆和建立多个监测子站,易破坏监测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且监测范围有限,系统投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浮体、浮体通过引线与锚头连接,锚头锚固在水底,浮体漂浮在水面,
在浮体上密封安装有水质检测传感器,
在浮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浮体内部设置有集水箱,进水口通过微型电控阀门与集水箱连通,
在浮体顶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在浮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设置有主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蓄电池、太阳能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模块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为控制系统供电;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水质监测数据,以及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接收远程控制端的控制指令;主控制器连接微型电控阀门,实现水样采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浮体上部分为半球体,下部分为锥体,半球体和锥体之间密封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浮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控制板设置在隔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浮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天线,无线传输模块与天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浮体的下部分锥体底端还设置有配重,以保证浮体的椎体部分能够朝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水质监测装置实现了对固定水域水质的远程实时监测,具有无线数据传送功能,能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和数据的远程传输,而无需铺设电缆,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为整个水质监测装置供电,使得水质监测装置可以独立运行;水质监测装置具有水样采集功能,可以及时采集水样,等待工作人员进一步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实验室具体分析,从而得到准确的污染证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浮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装置,参见附图1-2,包括浮体1、浮体1通过引线3与锚头2连接,锚头2锚固在水底,浮体1漂浮在水面,
所述浮体1上部分为半球体,下部分为锥体,半球体和锥体之间密封连接,在浮体内部设置有隔板1-1,隔板上固定设置有控制板1-2;
在浮体的下部分锥体上密封安装有水质检测传感器1-3,水质检测传感器的探头伸出锥体;
在浮体的下部分锥体底端设置有进水口1-4,下部分锥体内部设置有集水箱1-5,进水口通过微型电控阀门1-6与集水箱1-5连通;
在浮体的上部分半球体顶面镶嵌有太阳能电池板1-7;
在浮体的上部分半球体顶面还设置有天线1-8;
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主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蓄电池、太阳能充电控制模块,参见附图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模块与蓄电池连接,实现对蓄电池的充电,蓄电池为控制系统供电,从而保证了整个水质监测系统的正常工作;
所述水质检测传感器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天线1-8,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远程控制端发送水质监测数据,以及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接收远程控制端的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1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现状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滑坡的分布式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