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多功能尾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3424.3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9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泽来 |
主分类号: | G10D1/02 | 分类号: | G10D1/02;G10D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李洪宝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提琴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提琴多功能尾托。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小提琴演奏时,需要用下巴和肩膀夹紧小提琴的尾部,小提琴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腮托和肩托。
现有的腮托和肩托是直接固定设置在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上的,现有的小提琴的侧板尾部还设置有拉紧小提琴弦板的尾钮,所述尾钮将承受的压力施加到小提琴的侧板上,上述腮托和肩托对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施加的压力以及弦板对侧板施加的压力,使得小提琴的震动受到束缚,不能够发挥出最真实的声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提琴多功能尾托,将腮托和肩托与小提琴本体分离,并将弦板的压力施加到固定杆上,减少了使用者夹琴时给琴体的压力,让琴体充分自由振动,提高了小提琴的发音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提琴多功能尾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腮托和肩托,所述腮托和肩托之间还设有竖直的尾板,所述腮托、肩托和尾板围成第二共鸣腔,所述尾板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琴身的侧板尾部固定在琴颈内,所述琴颈内设有容纳固定杆的固定孔,所述腮托、肩托和尾板通过固定杆连接在琴身上,所述第二共鸣腔与琴身的尾部之间具有间隙。将腮托和肩托与琴身分离开来,减小了琴体所受的压力,使得小提琴的发声更加的自然,能够充分展现小提琴的发声潜能。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还设置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设置在琴身的侧板尾部与尾板之间。所述隔离环能够进一步将琴身和腮托和肩托分离开。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通过琴身的尾钮孔穿入,不再使用尾钮,将力传递给琴颈,使得侧板的不承受固定杆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通过后置尾枕固定在尾板上,所述后置尾枕包括用于容纳固定杆的通孔,所述后置尾枕上还设置有用于锁紧固定杆的螺栓孔。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和安装。
可选地,所述螺栓孔与通孔的径向连通,所述后置尾枕上还设有与螺栓孔相配合的螺栓,所述后置尾枕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尾板相连接的螺孔。径向设置的螺栓可以将固定杆周向固定,增加固定杆和尾板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小提琴的弦板的尾绳绕过后置尾枕的顶部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弦板的拉力加载到固定杆上,避免小提琴的侧板承受弦板尾绳的拉力。
可选地,所述后置尾枕的顶部高于小提琴的面板,使得尾绳与小提琴的面板具有间隙,所述面板为琴身开有音孔的一面,将尾绳的拉力转移到了固定杆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种小提琴多功能尾托,采用固定杆将腮托和肩托固定到小提琴的琴颈中,将腮托和肩托的压力施加到琴颈的内部,使得小提琴能够自由振动,将各类木料的原有音色充分展现,提高了小提琴的发音品质,所述与小提琴分离的腮托和肩托通过尾板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共鸣腔,提高了音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与后置尾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琴身1,侧板2,腮托3,肩托4,尾板5,固定杆6,隔离环7,后置尾枕8,弦板9,尾绳10,螺孔11,螺栓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泽来,未经吴泽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3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
- 下一篇:盘式电机转子和盘式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