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式虚拟现实背负主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3877.6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8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宋瑞丽;姜暄民;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黄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虚拟现实 背负 主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应用领域的虚拟背负系统,特别是一种可穿戴式虚拟现实背负主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教育教学、游戏体验、技能培训、特种能力培养等领域常用到虚拟现实系统,通常情况下将虚拟现实系统主机放在地面固定位置,操作人员佩戴立体视景头盔,操作人员身上不可避免的连接了诸如视频线、数据线、电源线等线缆,直接对操作人员的空间移动和自由交互产生非常大的阻碍和束缚,使得用户在虚拟空间内的交互受到限制,严重破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验的沉浸感,甚至对虚拟空间自有交互带来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虚拟现实背负主机系统,其将虚拟现实系统的主机背负在人体上,使得用户在交互中不受空间的限制,且使用背负装置连接背负主机,使得背负主机的重量分担在用户上半身的多个部位,电池可拆卸,方便了电池的更换和维护,头盔部分充分考虑了佩戴人员的舒适性,进行了精心的头部结构设计,将头盔的重量均分在头部上,提高了佩戴头盔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包括虚拟现实主机、用于给主机供电的不间断续航电池、立体视景头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自由移动的背负系统,所述背负系统包括穿戴在人体上的背负装置,所述背负装置背部可拆卸连接有背负板,所述背负板背向人体的一侧上部固定有两个横向间隔布置的纵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前端固定有挡片;
所述主机背面设有与挡片相对应的可以穿过挡片的通过孔,所述通过孔上端相接有不能通过挡片且可以通过支撑柱的竖向的长条孔。
本实用新型将主机连接在背负装置上,使得主机的重量分担到用户上半身的多个部分,背负板和背负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在不背负虚拟系统时可以正常使用虚拟现实主机,背负板和主机之间连接方便,可拆卸,由于背负板和主机之间有间隔,使得主机散热性能好,而且主机和用户背部之间隔有背负板,使得主机上的热量不会大量的传递到背部,降低了用户背部的热量,头盔的三部分受力设置使得头部可以更加轻松的支撑头盔,且三部分的带子可调,使得带着头盔更加舒适,电池拆卸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视角一立体图(去掉背负背心)。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视角二立体图(去掉背负背心)。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负板部分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背负板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部分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部分视角一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部分视角二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的视角一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的视角二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拨动钮连接到锁定杆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立体视景头盔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去掉背负背心)。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负背心的背面装上固定带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垫背层面朝主机一侧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垫背层和背带连接在一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15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虚拟现实主机1、用于给主机1供电的不间断续航电池2、立体视景头盔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自由移动的背负系统4,所述背负系统4包括穿戴在人体上的背负装置,所述背负装置背部可拆卸连接有背负板402,所述背负板402背向人体的一侧上部固定有两个横向间隔布置的纵向的支撑柱404,所述支撑柱404前端固定有挡片4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黄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黄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3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综控指挥平台的左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