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磺化器下管板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5390.1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民;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为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6 | 分类号: | F16L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化 器下管板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磺化器通管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磺化器下管板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磺化器主要用于三氧化硫气体与某种有机原料接触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由于这些有机物料与三氧化硫之间的反应很迅速,生产工艺普遍采用有机物料以薄膜的形式与三氧化硫气体接触进行反应。同时,为了提高产品产量,磺化反应器多采用多管形式,以增加三氧化硫气体与有机原料的接触面积。众所周知,磺化器通管的上部密封很重要,但是同样的,反应管的下部密封也同样重要,若下部密封不佳将造成反应器壳程冷却水泄露至产品中,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同时水和物料产生的硫酸会加速反应管和管板的腐蚀,大大降低磺化反应器的使用寿命。考虑磺化反应管的更换,磺化器反应管的密封必须是可以拆卸可靠的。因此需要一种密封性良好,同时便于拆卸的磺化器下管板密封结构。
专利一种轻型密封管接头螺纹连接组件(公告号CN204267922U)公开了一种轻型密封管接头螺纹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主管接头、副管接头、密封胶环;安装时,先将主管接头上的所有主内腔凹槽、副管接头上的所有副内腔凹槽涂覆上高温耐油耐腐蚀密封胶料形成密封胶环,再将第一待安装管、第二待安装管的接头部分全部放置在主管接头的主内腔内,最后通过外六角扳手沿着螺纹拧紧即可。所述主管接头的主内腔凹槽、副管接头的副内腔凹槽均槽采用内辊锻滚压出凹槽。所述连接组件的材料均采用耐蚀钢、高温合金或钛合金。该专利的通管式密封结构主要采用了橡胶和密封套叠加密封,首先多次套接具有多个缝隙,密封性无法保证,其次该密封结构是从接缝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结构,对于硫化器的结构来说,不便于拆卸。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便于拆卸和安装的磺化器下管板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磺化器下管板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板上的密封螺孔,所述密封螺孔内套接有反应管,所述密封螺孔由上至下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柱形通孔、锥形密封孔和装配螺纹孔,所述锥形密封孔孔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柱形通孔连接,所述锥形密封孔孔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装配螺纹孔连接;所述锥形密封孔内设有密封圈,还包括压紧螺头,所述压紧螺头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配螺纹孔内的螺头端,所述螺头端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压环;所述密封圈、所述压紧螺头和所述压环均套接在所述反应管外侧。
优选的,所述压紧螺头还包括与所述螺头端连接的拧紧端部,且所述拧紧端部设置在所述装配螺纹孔外,所述拧紧端部为六角形。
优选的,所述装配螺纹孔半径比所述反应管半径大,且所述柱形通孔的半径介于所述反应管半径与所述装配螺纹孔半径之间。
优选的,所述压环的直径介于所述装配螺纹孔与所述柱形通孔的直径之间。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四丙氟橡胶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密封圈通过挤压,使密封圈在反应管和锥形密封孔中产生形变,形成了多面密封,随着压紧螺头推进压环,加大的密封圈的变形量,使密封面贴合更紧密;
2、由于反应管和锥形密封孔套接后形成由大至小的环锥面空间密封腔,该密封腔的空隙由大至小的变化,保证密封圈在密封腔的某一位置形成最佳的密封效果;使密封更可靠且易于操作;
3、由于密封环为四丙氟橡胶O型圈,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因此在经过填充环和压环的挤压后,会产生变形,良好地填充在锥形密封孔和反应管外壁的空间内,进一步有压环和压紧螺母的压紧锁定,保证了四丙氟橡胶O型圈一旦起到密封效果就不会回弹松动,影响密封效果;
4、四丙氟橡胶O型圈是特殊的橡胶复合材料,它具有超强的耐酸腐蚀能力。且具有柔软性,是磺化器下管板密封中极佳的密封元件;
5、六角形的拧紧端部更加便于工人使用常用的工具,如套筒扳手,进行安装固定或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孔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密封螺孔;11、装配螺纹孔;12、柱形通孔;13、锥形密封孔;2、密封圈;3、压环;4、压紧螺头;41、螺头端;42、拧紧端部;5、反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为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为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5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支撑杆万用连接头
- 下一篇:燃气用户户内燃气立管预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