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盛液盘的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5872.7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9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丁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15/14;F24C15/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赵钊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盛液盘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改进盛液盘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家用燃气灶具包括面板、盛液盘、锅支架和燃烧器,锅支架包括底部支撑环和设置在支撑环上的支脚;盛液盘上有从中心到周边依次设置有凸台、环形凹槽和带角形线板的围板,围板与环形凹槽的底部垂直,锅支架的底部支撑环与环形凹槽的底部支撑配合,围板则限制锅支架的移动。存在的问题是:当燃气灶在使用中发生溢锅时,大量汤汁聚集在盛液盘凹槽内,不能及时清除,会污染锈蚀锅支架,还可能从盛液盘与炉头的结合部渗入灶具内部。中国专利CN201110023882.X注意到了该问题,将围板与盛液凹槽底部夹角由垂直改为大于90度,并在围板与底部相交处倒圆角,这样便于将汤汁从盛液盘中清理出去;同时,将锅支架从盛液凹槽内部移到盛液盘外侧,一定程度上避免汤汁对锅支架的污染。但是,在烹饪过程中是不可能对盛液盘中的液体进行清理的,当结束烹饪,等燃烧器、炉架等零件的温度降下来可以进行清洁时,盛液盘内的汤汁可能已经被高温烤干,变成固体污渍烧结在盛液盘表面,变得非常难以清除。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其提出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盛液盘的燃气灶,以解决现有盛液盘难以清洁,外溢汤汁会污染锈蚀锅支架的技术问题,还能有效防止汤汁从盛液盘与炉头结合部流入灶具内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盛液盘的燃气灶,包括面板1、盛液盘2和锅支架3,所述锅支架3包括底支撑环3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环31上的锅支脚32,在所述盛液盘2的中心设有炉头固定孔21,沿着所述炉头固定孔21周边设有向上伸出的翻边沿22,在所述炉头固定孔21外侧设有导流面23。
如上所述导流面23包括中心平面231和向下延伸的弧形面232,所述炉头固定孔21设在所述中心平面231的中心处。
在如上所述弧形面232上设有供所述锅支脚32放置的定位凹槽2321。
如上所述定位凹槽2321为外侧开放式凹槽,所述锅支脚32的下部设有防滑硅胶垫321;所述锅支架3通过所述防滑硅胶垫321与所述盛液盘2的定位凹槽2321相配合。
如上所述定位凹槽2321数量为4个或5个,与所述定位凹槽2321对应的所述锅支脚32为4个或5个。
如上所述锅支架3的底支撑环31距锅支脚32下端面的距离为5~10mm,所述底支撑环31与所述盛液盘2不直接接触。
如上所述盛液盘2的所述翻边沿22高度设置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盛液盘的燃气灶,盛液盘的翻边沿能有效防止汤汁从盛液盘与炉头结合部流入灶具内部影响灶具功能;盛液盘用弧形导流面取代了盛液凹槽,可迅速将外溢的汤汁导流至面板表面,即使在烹饪过程中也可以用抹布擦除,避免了在盛液凹槽蓄积停留而被烤干烧结在盛液盘表面,难以清除的问题;锅支架的支撑环距支脚下端面5~10mm,支撑环与盛液盘不直接接触,避免了汤汁污染锈蚀锅支架的问题;定位凹槽和防滑硅胶垫的配合,使锅支架的放置更便捷和稳固,凹槽外侧是开放的,避免了汤汁在定位凹槽内蓄积,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盛液盘和锅支架在灶具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盛液盘和锅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盛液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锅支架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5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