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低并列催化装置用高效汽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6404.1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润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润棋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C10G11/1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杨淑敏 |
地址: | 471012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板 分配块 催化剂 高效汽提器 环形间隙 上下设置 提升管 本实用新型 汽提器筒体 传热传质 催化装置 高低并列 催化裂化 挡块间隔 环形空间 汽提效率 圆周分布 汽提器 挡块 分隔 均布 汽提 套置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裂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低并列催化装置用高效汽提器。提出的高效汽提器的内提升管与汽提器筒体之间具有环形间隙;环形间隙内具有上下设置的多组安装板;多组上下设置的安装板将内提升管与汽提器筒体之间所具有的环形间隙分隔为若干个相互连通的环形空间;每组安装板为沿圆周均布的多个;每块安装板上均固定有多个挡块,上下相邻两个安装板上的挡块间隔设置;汽提器还包括有催化剂分配块Ⅰ和催化剂分配块Ⅱ;催化剂分配块Ⅰ为沿圆周分布的多组;催化剂分配块Ⅱ套置在内提升管上;催化剂分配块Ⅱ为上下设置的多个。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汽提传热传质面积、提高了气体的传热传质空间,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汽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裂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高低并列催化装置用高效汽提器。
背景技术
催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反应产生的焦炭和被焦炭污染的催化剂经过与油气分离后,在汽提段进行汇集,这些不停流动的焦炭和被焦炭污染的催化剂仍然携带很多油气,需要汽提器进一步将油气分离出去,目前国内上对催化剂的含碳量要求控制在低于0.1%。分离效果第一是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第二改变产品的收率,而焦炭产率对整个催化裂化装置的热平衡来说,影响很大。如下图所表明的那样,催化工艺目前就是要不断把焦炭产率降低到在完全再生的条件下,仅能维持热平衡说需要的水平,即完全再生条件下热平衡的最低热量值时的焦炭产率。可以直观地说,现代催化裂化装置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通过开发新的高效汽提器降低待生催化剂中焦炭的含量,特别是规模大、结构特殊、高效汽提器研发相对滞后的高低并列式催化装置中,通过多年努力、并在行业专家的参与指导下,我提出一种高低并列催化装置专用的新型高效汽提器,一方面要解决原来老式汽提器拆装维修艰难的问题,同时要通过更加优化的结构设计让汽提器的应力释放、汽提蒸汽分布更加合理以提高汽提效率。
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汽提段是将待生催化剂携带的油气其提出来的关键部件,对提高产品收率和减小再生器烧焦负荷有很大影响,更主要的是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油气汽提出来,这部分油气将在再生器烧焦过程中转化为焦炭,各种研究和生产数据表明,这部分焦炭是催化焦炭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国内外各大设计研发机构都通过不断设计优化沉降器汽提段的结构以提高沉降器汽提段的汽提效果。
目前,国内外沉降器汽提段结构主要有下面几种代表。
1、早期的沉降器汽提段
早期的沉降器汽提段是环形和锥形挡板的组合件,由于当时原料油比较好,同时对催化剂结焦的要求不是很高,催化工艺温度和再升温度不高,挡板设计比较简单,层数一般不超过两层,环形和锥形挡板的开孔率和孔径都要求不高,汽提段的汽提效率一般为50-60%。
2、通用型沉降器汽提段
后来随着原料油性质越来越稠,油气中易结焦的组分越来越多,对催化剂再生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对沉降器汽提段进行优化改进,改进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进行:1.采用四段或者更多段气体挡板,分别从中部、下部分两段进蒸汽,上面的蒸汽主要是先把催化剂之间的油气分子汽提出来,下面的蒸汽主要是把催化剂颗粒内孔的油气分子汽提出来;2.挡板上开孔率提高,特别是锥形挡板孔数和圈数都提高,挡板下缘设计群板,使气体与催化剂错流接触,提高气体效率,目前气体效率一般达到85%;3.加长汽提段长度,延长催化剂与蒸汽的接触时间。其基本结构与上面类同。
3、最新型沉降器汽提段
为了进一步降低焦炭产率,提高汽提效果,各方面做了很多方案主要结构如下:
1)大孔沉降器汽提段
参考蒸馏塔浮阀塔盘的原理,把挡板的小孔设计为耐磨大孔或者短管(直径80-100mm),使得部分催化剂从大空中下落,与汽提蒸汽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可使得气体效率提高到90%,但是遇到大块催化剂时存在堵孔问题。
2)格栅汽提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润棋,未经马润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6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