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张紧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7584.5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9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宏;米广辉;肖烈斌;王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紧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于造纸、印刷、塑料、橡胶、纺织、印染、电线电缆、冶金等加工行业中,常常涉及有关放卷和收卷的加工工序,例如在生产软包锂电池时,锂电池的电芯封装完成后,需要在裙边上贴胶纸以防止裙边漏铝,从而达到防止电芯自放电和短路的风险,从而达到保护电芯的目的。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工作通常由人工完成。人工操作虽能完成胶带的绕贴,但需要大量作业人员,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工生产成本高的缺陷,因而难以满足现代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出现了各种自动卷绕胶带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自动卷绕胶带装置通常通过胶带卷来带转轴转动,从而实现胶带的放料。然而,由于转轴与胶带卷内圈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贴合,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过小,容易导致空转或打滑,使得传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紧调节装置,使胶带卷与中心转轴之间形成良好的贴合,保持紧密的传动关系,从而保证有效的贴胶,进而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调节装置,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与所述中心转轴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座上设有调节斜槽,所述调节斜槽的第一端的深度小于所述调节斜槽的第二端的深度;所述调节斜槽内滑动设置有张紧块,所述张紧块包括第一连接部;
所述调节座上套设有第一膨胀套筒,所述第一膨胀套筒上设有避让孔,所述张紧块的第一连接部穿设于所述避让孔内;用于卷绕胶带的胶带转盘套设在所述第一膨胀套筒外,所述胶带转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贴紧设置。
可选的,所述张紧块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固定弹簧;
所述调节座上套设有第二膨胀套筒,所述第二膨胀套筒装设于所述第一膨胀套筒的第一侧;
所述第二膨胀套筒内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弹簧抵住所述限位槽的槽底。
可选的,所述中心转轴上还设有压紧圈,所述压紧圈位于所述调节座的第一侧;所述压紧圈上设有调整螺孔,所述调整螺孔对准所述调节座,所述调整螺孔内设有调整螺丝。
可选的,所述张紧调节装置还包括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
可选的,所述第一膨胀套筒的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二膨胀套筒的第一侧均设有贴胶限位板,所述胶带转盘限位于所述两个贴胶限位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张紧块的形状呈“L”型,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该“L”型张紧块的凸出端,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该“L”型张紧块的底边,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同一侧。
可选的,所述张紧块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张紧块在所述调节座上呈基圆分布。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第一膨胀套筒和第二膨胀套筒的形状均为环形圆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紧调节装置,通过设置张紧块来调节装置的松紧度,使装置与胶带转盘之间不至于因过松而打滑,保证转轴与胶带转盘内圈的良好贴合,也不至于过紧而导致胶带转盘停止转动,从而在胶带卷绕的过程中保持有效的传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0、安装板;11、支撑柱;12、磁粉制动器;13、中心转轴;14、锁紧螺母;15、传动轴承;16、贴胶限位板;17、第一膨胀套筒;171、避让孔;18、第二膨胀套筒;181、限位槽;19、调节座;20、调节斜槽;21、张紧块;211、第一连接部;212、第二连接部;22、固定弹簧;23、压紧圈;231、调整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7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