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IMO多天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0985.6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士林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50;H01Q1/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mo 天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O多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MIMO技术是指是在发射和接收端分别采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它采用的是分立式多天线,能够有效的将通信链路分解成为许多并行的子信道,从而大大提高容量。通常来说,信道的多径衰落视为危害的因素,信息论已经证明,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互不相关时,MIMO技术对多径效应可以加以利用,将多径衰落信道的有害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从而提高整个MIMO系统的抗衰落和噪声性能,因此可以获得巨大的容量。在无线频谱资源相对匮乏的今天,MIMO系统已经体现出其优越性,成为当前通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MIMO天线设计是MIMO通信技术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受到接收机或者发射机尺寸及结构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多地布置天线单元,对天线单元和天线阵列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降低耦合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加载PBG结构,加载缝隙结构,加载超材料结构,加入发射单元和增加地板分支等。信系统容量与发送、接收天线的最小个数成正比,即增加天线数量可以提高系统容量,然而多天线系统势必会造成天线之间的干扰增强。这使得天线降低耦合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方法有通过天线本身的辐射方向图来调整天线间隔离度,即通过改变天线本身参数来优化,而天线的性能参数往往都是相互关联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受基板尺寸影响,很难仅仅通过调节天线本身获得理想的隔离度。这就需要第二种方法即增加额外的去耦结构。去耦结构设计的好坏决定了能否使天线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MIMO多天线系统的天线之间耦合度不够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IMO多天线系统包括:
金属地板;
位于所述金属地板边缘的天线固定点;
天线和馈电点,所述天线通过馈电点与天线固定点焊接固定到金属地板上;
设置在所述金属地板上两个天线之间的谐振环,所述谐振环的数量的至少两个,所述谐振环包括框形谐振环和分别与所述框形谐振环两端相连的第一弓形谐振环和第二弓形谐振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地板的上表面边缘设置矩形槽,所述天线固定点位于所述矩形槽底部,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矩形槽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框形谐振环的框边两端向内弯折,第一弓形谐振环连接所述框形谐振环的第一弯折部并位于框形谐振环内部,第二弓形谐振环连接所述框形谐振环的第二弯折部并位于框形谐振环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弓形谐振环与第二弓形谐振环呈镜像对称且正交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数量为10个,所述谐振环的数量为天线数量16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谐振环均位于上下相邻两个天线之间,且两个谐振环平行并左右错开2mm,上下错开1.5mm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为L型单极子天线,其与馈电点连接的一端长为4mm,另一端长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框形谐振环伸出第一弯折部的一边长为4mm,伸出第二弯折部的一边长为7mm,框形谐振环的中间边长为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弓形谐振环从连接第一弯折部的一边开始拆分成六段垂直相连的块,依次长为2mm、0.5mm、3mm、1mm、3mm和1mm,所述第二弓形谐振的尺寸与第一弓形谐振环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地板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145mm*7.5mm*1mm,所述矩形槽的尺寸为5.5mm*5.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MIMO多天线系统,提供了改进的谐振环来降低天线耦合程度,将框形谐振环开口处延长并做弯折处理,延伸出第一弓形谐振环和第二弓形谐振环,增长了谐振环整体长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MIMO多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MIMO多天线系统的谐振环与天线的相对位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士林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凯士林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0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交叉的四象限型鲨鱼鳍天线
- 下一篇:角度可调节的天线结构及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