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缩微胶片的高精度输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1998.5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章;许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爱安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D13/00 | 分类号: | G03D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缩微胶片 高精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缩微摄影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缩微胶片的高精度输片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缩微摄影领域所使用的是缩微胶片,无论16mm幅面的,还是35mm幅面的,胶片表面都是无孔的,无法像普通民用相机中的走片机构一样使用与胶片孔距相同的齿轮带动胶片行进。一般的,这种无孔胶片都是使用一组(或数组)对应的(或交错的)压轮紧压胶片,通过压轮的旋转带动胶片的行进。由于缩微胶片的长度一般都比较长(一般为100英尺,约合30米),驱动胶片行进的拉力较大,所以这种行进方式的弊端在于压轮与胶片之间如果压力过大,则容易磨损压轮减少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胶片也容易被划伤影响记录在其上的影像的质量,压力过小则容易打滑,导致胶片行进不稳。
传统的输片方式在启动的过程中,胶片由静止到运动,受惯性的影响容易产生打滑,这时由于胶片行进的距离过短,有可能使画幅在胶片上产生重叠,这种重叠是不能容忍的;而在停止的过程中,胶片由运动到静止,受惯性的影响容易产生空回,这时由于胶片行进距离变长,使胶片上画幅间的间隔距离变长,这种“误差”积累到最后,使得在胶片单位长度上能容纳的画幅数量变少。总的来说,传统的输片机构的精度不容易得到保证。
另外由于缩微胶片上记载的是微观影像,故对胶片行进的精度要求极高,一般来说,使用16mm缩微胶片拍摄1/24缩率的缩微影像时,每个像素点的大小应小于4微米,使用35mm缩微胶片拍摄1/30缩率的缩微影像时,每个像素点的大小应小于3微米,一幅缩微图像通常要经过多次曝光,将多次曝光产生的画幅拼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幅完整的缩微图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缩微胶片的高精度输片机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缩微胶片的高精度输片机构,由一个金属轮、高精度的驱动装置和抽真空装置组成,所述高精度的驱动装置由步进电动机、蜗杆、圆盘组成,由步进电动机驱动蜗杆,蜗杆驱动圆盘转动;所述金属轮安装在圆盘上且与圆盘同圆心,金属轮包括轮壁和扇形吸盘,轮壁表面带孔,孔穿透轮壁与中部空腔相通;中部空腔设置扇形吸盘,扇形吸盘的弧形端面与金属轮内表面紧密接触,扇形吸盘内部中空,扇形吸盘通过设置在弧形端面的气嘴与外部相通,扇形吸盘通过轴承与金属轮中心相连接,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微型真空泵、真空胶管、流量阀和真空表,真空泵通过真空胶管线路连接扇形吸盘,真空胶管线路上安装真空表和调节流量阀。
所述步进电动机每步1.8°,蜗杆传动比90:1。
所述扇形吸盘的扇形开口角度为12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每次曝光所产生的影像之间的缝隙的大小一般在两个像素间距的±50%以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行进精度高的、对设备寿命无影响、对胶片无损害的输片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扇形吸盘的金属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缩微胶片的高精度输片机构,由一个金属轮、高精度的驱动装置和抽真空装置组成,所述高精度的驱动装置由步进电动机1、蜗杆2、圆盘3组成,由步进电动机驱动蜗杆,蜗杆驱动圆盘转动;所述金属轮4安装在圆盘上且与圆盘同圆心,金属轮包括轮壁5和扇形吸盘6,轮壁表面带孔10,孔穿透轮壁与中部空腔相通;中部空腔设置扇形吸盘,扇形吸盘的弧形端面与金属轮内表面紧密接触,扇形吸盘内部中空,扇形吸盘通过设置在弧形端面的气嘴与外部相通,扇形吸盘通过轴承与金属轮中心相连接,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微型真空泵7、真空胶管、流量阀8和真空表9,真空泵通过真空胶管线路连接扇形吸盘,真空胶管线路上安装真空表和调节流量阀。
高精度的驱动装置:由步进电动机、蜗杆、圆盘组成,步进电动机每步1.8°,蜗杆传动比90:1,在不对步进电动机进行细分的情况下,圆盘的转动精度为0.02°/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步数,就可以使圆盘旋转相应的角度。
带扇形吸盘的金属轮:由两部分组成,外部为表面带孔,孔穿透轮壁与中部的空腔相通;轮内设置扇形吸盘,扇形开口角度为120°,始终保持向上,且与金属轮内表面紧密接触,其内部中空,通过气嘴与外部相通,扇形吸盘通过轴承与金属轮中心相连接,当金属轮转动时,扇形吸盘位置保持不变。表面带孔的金属主动轮安装在高精度驱动装置的圆盘上,且保持同圆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爱安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爱安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1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指纹阴影污染的医用胶片
- 下一篇:掩膜版及夹具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