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背可变换背饰的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3954.6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蔡轩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轩进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背 可变换 狭长状 背板 饰条 搭配 | ||
一种椅背可变换背饰的构造,椅背的背板后侧分成有上、中、下三个背饰部,其中该中背饰部是呈狭长状的饰条而设于上背饰部与下背饰部之间,且上背饰部与下背饰部两者所占面积的比例大小,是依据中背饰部设置的位置而定,同时上背饰部与下背饰部可做颜色、材质或纹路上的不同搭配,从而使可创造出更丰富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在椅背的背后装设有上、中、下的背饰部,其中该中背饰部为狭长状的饰条,并令上背饰部与下背饰部可依设计需求,在颜色、材质或纹路上做不同的搭配与变化。
背景技术
一般办公椅都是着重于功能性的设计,如坐垫高度的调整、椅背弹性的仰靠、椅背仰靠角度的调整、扶手高低与前后位置的调整......等等,甚至令整个乘坐部可以后仰而供乘坐者仰躺、并提供双脚平伸的扶靠,诸如此类的功能性的设计,各家自有不同的手法与技术来达成。
当然也有强调办公椅的美学设计,也有众多造型上的没计与变化,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吸引消费的注目、增加椅子的销售量为动机,而整张椅子最可能变化的地方主要是三个部位,一是坐垫、二是扶手、再者就是椅背,其中又以椅背最具变化、同时也是整张椅子最受瞩目之处。
就目前办公椅的椅背大致可分成两种,一是网布式、一是包覆式,其中该网布式的椅背主要是在椅背框体上固定高张力的网布而形成倚靠的面,而椅背框体的背后则呈裸露状;另,包覆式的则是设一椅背的背板的前侧容设有软式发泡体,再于外表上以布或皮的材料进行包覆,同时又为了增加椅背功能与美感,通常该背板都只是骨架式的设计,除了使可与前侧发泡体、布皮进行结合固定外,其后侧再设有固定于其上的后盖,令椅背的背后平整与美观。
虽然包覆式的椅背造型具有多样性的变化,包覆的皮布与后盖也可以有不同颜色的变化,但都是以一单颜色为主、或仅供使用单一种材料,所以其变化度有限,椅背的背后鲜少受到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改善上述椅背变化性仍嫌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是一种椅背可变换背饰的构造,主要是在椅背的背板后侧装设有上、中、下的背饰部,且通过狭长型的中背饰部将上、下背饰部区隔开来,并令上、下背饰部可在颜色、材质或纹路上做不同的搭配与变化,进而营造椅背背部更丰富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椅背的背后装设有上、中、下的背饰部,该中背饰部设呈狭长状而装设在上背饰部与下背饰部之间,且令上背饰部与下背饰部可进行不同颜色、材质或纹路上的任意搭配。
上述方案中,该背板的后侧与对应的上、中、下背饰部的前侧之间,设有可以紧迫插合的结合孔与结合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椅背背部装设的上、中、下背饰部,并通过中背饰部做为区隔、且令上、下背饰部可为不同颜色、材质或纹路制成,令上、下背饰部可依据设计或使用者的喜好而任意搭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饰部后视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饰部前视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中:1.椅背,11.背板,111.结合孔,21.上背饰部,211结合柱,22.中背饰部,23.下背饰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轩进,未经蔡轩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3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椅背向后仰靠的弹力装置
- 下一篇:网状椅面以及具有网状椅面的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