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线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4277.X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五股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线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线材,尤指一种医疗线材。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在现今医学上已是常见的外科手术,其藉由内视镜、胸腔镜、腹腔镜等工具穿入患者的患部进行手术。由于微创手术只需要切开小范围的伤口即可进行,因此能够减低患者疼痛并加快复原,缩短住院天数。
再者,一般微创手术所使用的电子器材导线较为柔软,以利于在人体内部脏器之间穿返。然而,一般柔软的医疗线材容易断裂,并对手术过程的稳定性造成隐忧。此外,由于医疗电子器材日益精简,故医疗线材的体积亦需对应缩减配置,以符合使用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外径小并具有抗拉扯能力的医疗线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外径小并具有高速传输能力的医疗线材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线材结构,包括绝缘外管、编织遮蔽层、多条导线、充填物及接地线。编织遮蔽层贴接绝缘外管的内壁面;导线穿置在绝缘外管中,并由一对数字导线及一对模拟导线所组成;充填物为合成纤维线,设置在绝缘外管中并位在编织遮蔽层及多条导线之间;接地线穿置在绝缘外管中并位在多条导线的一侧边,据此提供一种线材外径小并可抗拉扯的医疗线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该绝缘外管为聚氯乙烯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该编织遮蔽层由镀锡铜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该合成纤维线包含2条克维拉纤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该对数字导线为一对双绞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各该数字导线的线径规格为38AWG,各该模拟导线的线径为0.46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该接地线为一镀锡铜绞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更包括一第一铜箔遮蔽层,该第一铜箔遮蔽层设置在该编织遮蔽层的内壁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各该数字导线及各该模拟导线分别包含一导电线芯以及包覆于该导电线芯外的一绝缘外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线材结构,其中,该对模拟导线的其中一者还包括一第二铜箔遮蔽层,该第二铜箔遮蔽层设置在该绝缘外皮的外壁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线材结构的导线数相对减少,其由一对数字导线及一对模拟导线所组成,故能缩小医疗线材的整体外径;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线材结构还设置具有抗拉力极佳的合成纤维线,因此线材能够抵抗拉扯及扭转,并防止线材断裂,以维持手术器材的稳定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便利性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线材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医疗线材结构
10…绝缘外管
20…编织遮蔽层
21…第一铜箔遮蔽层
30…导线
31…数字导线
311…导电线芯
312…绝缘外皮
32…模拟导线
321…导电线芯
322…绝缘外皮
323…第二铜箔遮蔽层
40…充填物
50…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线材结构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线材结构1,其用于入穿入人体的患部以进行检查或者手术治疗。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线材结构1包含一绝缘外管10、一编织遮蔽层20、多条导线30、一充填物40及一接地线50。该编织遮蔽层20、该多条导线30、该充填物40及该接地线50设置在该绝缘外管10中,据以构成该医疗线材结构1。更详细描述该医疗线材结构1如后。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绝缘外管10为聚氯乙烯(Poly Vinyl Chloride,PVC)所制成的一挠性管;另外,该编织遮蔽层20贴接该绝缘外管10的内壁面。具体而言,该编织遮蔽层20由镀锡铜(Tinned Annealed Solid Copper)所构成。
较佳地,该医疗线材结构1还包括一第一铜箔遮蔽层21。该第一铜箔遮蔽层21设置在该编织遮蔽层20的内壁面,以加强遮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旭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4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