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5549.8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团芬;王金平;尤云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宇华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章兰芳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蚀刻 线路板 自动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镀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镀铜不均与线路蚀刻均匀性导致部分板面蚀刻不净,需要人员守在线路蚀刻线,或者部分板面由于退膜后直接报废,每年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蚀刻不净的板面报废给产品的交期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果退膜后发现蚀刻不净,重新返工,直接过微蚀会造成孔铜不足、对产品可靠性产生影响;同时返工方式选择贴膜返工,既造成浪费,同时对位精度会导致线路线幼等品质问题,因此,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的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由蚀刻不净线路板识别机构和异常板取出机构组成,所述蚀刻不净线路板识别机构用于对蚀刻不净的线路板进行识别,所述异常板取出机构用于取出蚀刻不净的异常线路板;
所述蚀刻不净线路板识别机构由固定板、感应器和感应标尺组成,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感应标尺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板处以同一水平面,所述感应标尺上设置有刻度,所述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感应标尺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靶标,所述靶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和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为距离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至少为1个。
进一步地,所述异常板取出机构由传动轴承和安装在所述传动轴承上的支撑杆组成,所述传动轴承连接有转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承转动,所述支撑杆采用分段结构,防止异常线路板的板面贴在一起,所述传动轴承中部还设置有一圆轴,用于对异常线路板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的优点,该装置固定板下面采用支撑杆支撑,防止板与板之间直接接触,造成的干膜粘连,同时由于支撑杆在行辘的中间,相对空间占用小,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蚀刻不净线路板自动识别系统填补了原有该技术领域的空白,该装置有效防止了退膜后的返工形成的孔铜风险与线路对偏风险,在一定程度可以高效的返工,识别靶标简单、便于工程设计,识别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成本相对很低,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的蚀刻不净线路板识别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的异常板取出机构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的异常板取出机构纵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蚀刻不净线路板的自动识别装置,由蚀刻不净线路板识别机构和异常板取出机构组成,所述蚀刻不净线路板识别机构用于对蚀刻不净的线路板进行识别,所述异常板取出机构用于取出蚀刻不净的异常线路板;
所述蚀刻不净线路板识别机构由固定板1、感应器2和感应标尺3组成,所述固定板1下方设置有移动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固定板1固定在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感应标尺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板1处以同一水平面,所述感应标尺3上设置有刻度(图中未画出),所述感应器2安装在所述感应标尺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靶标4,所述靶标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的四周和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2为距离感应器2,所述感应器2至少为1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异常板取出机构由传动轴承5和安装在所述传动轴承5上的支撑杆6组成,所述传动轴承5连接有转动装置(图中未画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承5转动,所述支撑杆6采用分段结构,防止异常线路板的板面贴在一起,所述传动轴承中部还设置有一圆轴(图中未画出),用于对异常线路板进行收集。
本申请的使用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宇华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宇华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5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