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管纱上尾纱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5917.9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车社海;李潇;周爱红;丁庆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88 | 分类号: | B65H54/8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管纱 上尾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管纱上尾纱的装置,包括托盘、托盘输送装置,挑头工位设置的去除尾纱装置包括具有负压进风口和负压出风口的箱体、箱体内的刺棍及驱动机构,其特点是:刺棍包括第一刺棍和第二刺棍,所述第一刺棍与第二刺棍并排靠近设置,第一刺棍与第二刺棍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按相同旋转方向转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当纱尾被吸进箱体内时,纱尾一端仍然被管纱握持,纱尾另一端被第一刺棍高速旋转打碎并通过负压出风口吸走;纱尾被吸进箱体内时从管纱上断掉,由旋转的第二刺棍将握持在第一刺棍上的尾纱打断,然后通过负压出风口吸走,从而将管纱上的尾纱去除。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纱的生头成功率和单锭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托盘式络筒机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去除管纱上尾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落下的管纱通常都留有较长的尾纱,在托盘式络筒机上对管纱络筒时,这个尾纱容易和纱头发生纠缠,严重影响管纱的生头,即使生头成功的管纱在管纱退绕到底部时,退绕中的纱线就会和尾纱发生干涉,使纱线的退绕张力急剧增加,造成断头,严重影响络筒机的生产效率。
目前已经有设置去除尾纱装置的托盘式络筒机,去除尾纱装置包括有负压进风口的箱体、刺棍、驱动机构。管纱通过插管机构将管纱插到托盘上,再通过托盘输送装置送到图中的挑头前的等待工位,此时的管纱上通常包含包缠纱和尾纱。管纱在到达挑头工位后,管纱在托盘的带动下旋转,通过去除尾纱装置将管纱的尾纱去除掉,尾纱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负压进风口被吸进箱体内部。到达箱体内部后目前有两种去除纱线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单根刺棍打碎,第二种方法是用旋转剪刀剪断。第一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纱尾到达箱体内的纱线通常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纱线一端被管纱握持,另一端被一刺棍高速打碎通过负压出风口吸走;第二种状态就是纱尾在吸进去的时候从管纱上断掉失去握持的作用,这种状态下纱线就会缠绕在刺棍上,并会越缠越多,最后失去刺棍的作用,经常需要人工清理缠绕在刺棍上的纱线。第二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旋转剪刀必须高速旋转,剪刀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结构复杂。因此,现有技术在解决管纱上的尾纱时都存在缺陷,造成生头成功率低,单锭的生产效率低。
如何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结构简单的去除管纱上尾纱的装置及方法。这是目前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去除管纱上尾纱的装置,延长去除尾纱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延长去除尾纱装置的维护周期;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纱的生头成功率,而且能提高单锭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去除管纱上尾纱的装置,包括托盘式络筒机上的托盘、托盘输送装置、挑头工位设置的去除尾纱装置,所述去除尾纱装置包括具有负压进风口和负压出风口的箱体、箱体内的刺棍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棍包括第一刺棍和第二刺棍,所述第一刺棍与第二刺棍并排靠近设置,所述第一刺棍与第二刺棍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按相同旋转方向转向。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驱动第一刺棍和第二刺棍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刺棍和第二刺棍的表面均缠绕锯齿条,所述第一刺棍与第二刺棍上最小隔距点处的齿尖运动方向相反,而且两者的齿尖相对。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刺棍及第二刺棍上的齿尖向刺棍转动方向倾斜布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刺棍与第二刺棍的隔距小于2m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负压进风口对内朝向所述第一刺棍表面,所述箱体的负压进风口对外朝向所述挑头工位上的管纱表面,所述负压进风口与所述挑头工位上的管纱间距为小于10m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负压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另外一侧的中部,且所述负压出风口对内朝向所述第一刺棍与第二刺棍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5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型耐损轻质齿轮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