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织带套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8112.X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18 | 分类号: | B65H49/18;B65H6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化织带套管机,包括软管进料组件、绕带套管组件和织带进料组件;绕带套管组件位于软管进料组件和织带进料组件末端;软管进料组件包括软管导轮组、压辊、驱动电机、切管刀模、切管气缸、软管推料棒、推管气缸和软管定位模;压辊位于软管导轮组末端;驱动电机和压辊通过齿轮连接;切管刀模设于压辊出口处;切管气缸的伸缩轴与切管刀模连接;软管推料棒设于切管刀模靠近所述压辊一侧;软管推料棒与推管气缸连接;软管定位模设于软管推料棒末端。本实用新型能能够自动完成定长切断、卷绕、织带塞入套管等所有动作,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大幅度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化织带套管机。
背景技术
织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先绕制成一定长的卷状,然后对折塞进一段透明的软管内,以供后续工序使用。由于这个过程要求透明软管切割长度及外径符合规定要求,绕制的织带总长不能偏离标准,同时绕完卷后的成品对折后的尺寸也要符合检验要求。
现有的织带卷绕套管的作业方式为人工操作,先将织带和软管定长切断,然后人工绕带,手工将绕好的织带塞入软管内。手工的作业方式存在流程多,工作量大,造成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同时人工盘绕的织带的对折尺寸波动较大,不能标准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织带套管机,能够自动完成定长切断、卷绕、织带塞入套管等所有动作,以解决手工作业方式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同时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化织带套管机,包括软管进料组件、绕带套管组件和织带进料组件;所述绕带套管组件位于软管进料组件和织带进料组件末端;所述软管进料组件包括软管导轮组、压辊、驱动电机、切管刀模、切管气缸、软管推料棒、推管气缸和软管定位模;所述压辊位于软管导轮组末端;所述驱动电机和压辊通过齿轮连接;所述切管刀模设于压辊出口处;所述切管气缸的伸缩轴与切管刀模连接;所述软管推料棒设于切管刀模靠近所述压辊一侧;所述软管推料棒与推管气缸连接;所述软管定位模设于软管推料棒末端;所述织带进料组件包括送带板、热切刀、夹带装置、送带气缸和织带盘;所述热切刀设于所述送带板末端;所述夹带装置设于所述送带板一侧;所述夹带装置与送带气缸连接;所述送带气缸一侧设有织带盘。
优选的,所述送带板上设有送带槽;所述送带槽靠近夹带装置一侧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夹带装置包括一气缸。
优选的,所述送带板和夹带装置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送带气缸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软管进料组件下方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织带进料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织带盘和送带板之间的过带杆。
优选的,所述软管推料棒外径小于所述软管定位模内径。
优选的,所述热切刀包括固定刀件和活动刀件;所述固定刀件与所述活动刀件平行设置;所述活动刀件与切带气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化织带套管机一侧为软管进料组件,实现软管自动进料;另一侧为织带进料组件,负责实现织带的自动上料,织带在中间的绕带套管组件完成卷绕和套管动作,整个过程只需开闭开关,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实现自动化卷绕套管。相比现有人工的绕带套管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标注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化织带套管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8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集木屑的木材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道路标线涂料喷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