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袖式空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8375.0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廖自盛;何江华;李国全;庞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康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曹爱红 |
地址: | 52732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气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弹簧密封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袖式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袖式空气弹簧的密封方式主要为:气囊两端与上盖、活塞采用压环压装变形使之过盈配合,保证袖式空气弹簧的密封性。
该种袖式空气弹簧在密封过程常出现以下问题:气囊两端漏气、压环脱落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研发一种气密性好,使用寿命长的袖式空气弹簧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新型袖式空气弹簧,该袖式空气弹簧的密封性好,压装强度大,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袖式空气弹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体、气囊体和气囊底座,所述上盖体上对应于气囊体的上端口的安装处设置有若干道第一密封槽,所述气囊体的上端口处的内层囊体通过第一压环变形后过盈配合压紧于上盖体上,所述气囊体上端口处的外层囊体置于密封槽的外围;所述气囊底座上对应于气囊体的下端口的安装处设置有若干道第二密封槽,所述气囊体的下端口处的内层囊体通过第二压环变形后过盈配合压紧于上盖体上,所述气囊体的下端口处的外层囊体置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外围。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体上的第一密封槽至少为两道,且各第一密封槽深度、开口角度、底部槽宽、开口槽宽均一致,所述第一密封槽的上下各预留有尺寸余量。
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底座上的第二密封槽至少为两道,且各第二密封槽深度、开口角度、底部槽宽、开口槽宽均一致,所述第二密封槽的上下各预留有尺寸余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袖式空气弹簧,由于气囊体的上、下端口处通过压环变形后过盈对应地配合压紧于上盖体和气囊底座上,从而使气囊体在上下端口处均能得到有效的密封,密封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袖式空气弹簧,其由于在上盖体和气囊底座上采用多道连续的密封槽,气囊体端口处的内层囊体胶能均匀陷入至密封槽内,并且变形后填满密封槽,气囊体端口处的内层囊体胶与上盖体或气囊底座接触应力均匀,避免了集中载荷导致的气囊漏气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袖式空气弹簧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上述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上述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袖式空气弹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体1、气囊体2和气囊底座3,所述上盖体1上对应于气囊体2的上端口的安装处设置有若干道第一密封槽4,所述气囊体2的上端口处的内层囊体21通过第一压环6变形后过盈配合压紧于上盖体1上,所述气囊体2的上端口处的外层囊体22置于第一密封槽4的外围;所述气囊底座3上对应于气囊体2的下端口12的安装处设置有若干道第二密封槽5,所述气囊体2的下端口处的内层囊体23通过第二压环7变形后过盈配合压紧于气囊底座3上,所述气囊体2的下端口处的外层囊体24置于第二密封槽5的外围。
如图2、图4所示,所述上盖体1上的第一密封槽4至少为两道,且各第一密封槽4深度、开口角度、底部槽宽、开口槽宽均一致,同时,所述第一密封槽3的上下各预留有尺寸余量。
如图3所示,所述气囊底座3上的第二密封槽5至少为两道,且各第二密封槽5深度、开口角度、底部槽宽、开口槽宽均一致,所述第二密封槽5的上下各预留有尺寸余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袖式空气弹簧气囊体的各连接处都能做到较好的密封,密封性能好,同时其与上盖体和气囊底座的连接处接触应力均匀,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康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康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8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