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0628.8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4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叶先勇;杨亭福;吴许杰;肖心想;胡文俊;林茂威;王小留;邓留名;李连好;谭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模块 固定 基座 总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包括轮罩外板、轮罩内板和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外板上设有三个半贯通形加强安装结构,充电模块固定基座包括框架和立体三向支撑侧向折边固定结构,立体三向支撑侧向折边固定结构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框架的边沿上、另一侧分别焊接于不同的半贯通形加强安装结构上,框架的周边沿设置有连续璞翼式的加强拉延结构,立体三向支撑侧向折边固定结构的侧向上设置有侧向折边双加强筋结构,轮罩外板上开设有充电模块线束过孔,轮罩内板与轮罩外板的密封匹配边设置在充电模块线束过孔的下方。实现结构的高刚度和轻量化,提升用户使用感知,并且具备电安全管理可靠、适应多种能源车型和低成本化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高刚度的适应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布置于车身后部的充电模块固定结构,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基于传统能源加油口结构改造,将充电模块连接到加油口罩上,再连接到轮罩外板上,由于充电枪需要频繁进行插拔操作,需要轮罩增加厚度或复杂结构设计,才能满足其强度和刚度需求,成本较高,并且插拔过程还会通过加油口罩将力传递到侧围外板,引起外观变形,用户感知差。另一种形式是将充电模块固定到一个复杂支架上,支架下方再增加一块单独的加强板,然后再分别连接到侧围内板、后轮罩外板上,该形式结构复杂臃肿,零件个数多,搭接层次多,增加了尺寸控制和工装布置难度,也增加了整车开发重量、成本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轮罩外板、一轮罩内板和一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该轮罩外板上开设有为该充电模块固定基座提供的三个半贯通形加强安装结构,该充电模块固定基座包括一框架和一立体三向支撑侧向折边固定结构,该立体三向支撑侧向折边固定结构的一端分别固定于该框架的边沿上、另一侧分别焊接于不同的半贯通形加强安装结构上,该框架的周边沿设置有连续璞翼式的加强拉延结构,该立体三向支撑侧向折边固定结构的侧向上设置有侧向折边双加强筋结构,该轮罩外板上开设有充电模块线束过孔,该轮罩内板与该轮罩外板的密封匹配边设置在该充电模块线束过孔的下方。
较佳地,该充电模块线束过孔为方形孔。
较佳地,该轮罩外板上在该充电模块线束过孔处还设置有连续成环的垂向翻边结构。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外板在用户感知最直接最恶劣方向,设计了独特的空间稳固三角支撑闭环结构,结合轮罩内外板的多能源适应性加强结构和安全防护设计,一则解决了充电枪插拔引起的侧围外板变形问题,提升了整车品质和用户使用体验;二则降低了整车重量、成本、生产工装设计难度以及生产节拍,实现了轻量化和集约化设计;三者能适应多种能源的动力切换,降低了多能源车型的开发成本和开发时间;四者解决了充电模块线束易被钣金边割损而漏电问题,提高了新能源车型电安全管理的可靠性;同时将充电模块布置在车身侧边后部,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不改变用户在侧边补充能源的传统使用习惯,用户可接受程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0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