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太赫兹光栅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1473.X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1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严辉;史珂;张永哲;仝文浩;庞玮;宋雪梅;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0 | 分类号: | G02F1/00;H01P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材料 赫兹 光栅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赫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太赫兹光栅器件
背景技术
太赫兹(Terahertz,简称THz,1THz=1012Hz)波,通常定义为频率在0.1-10THz(波长在30-300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其波段位于微波与红外之间,处于电子学与光子学研究的交叉领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技术,人们对太赫兹波的研究较少,以致形成了“太赫兹空白”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超快激光技术、超短脉冲技术和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限制太赫兹科学发展的因素基本被解决,太赫兹技术也从此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当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热门研究方向。
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二维新型碳材料,具有宽波谱响应(从紫外到太赫兹波段);而且,由于其带隙宽度为零的特征,使电子不仅可进行带间跃迁,也可实现长波长的带内跃迁,是制备太赫兹光电器件的理想材料。此外,光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比较强,例如,光可与石墨烯中的等离激元、声子、激子等准离子在特定情况下产生共振耦合,可增强对太赫兹波的吸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石墨烯特殊的电子结构使其费米能级(Fermi energy,简称EF)电场可调,稍加栅压即可实现导电类型的转换。而且,石墨烯具有已知材料中最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也是制备超高速器件的最重要的备选材料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可通过对石墨烯费米能级、电导率与等离子体共振频率等参数的调节,实现对太赫兹波的调控。
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的关键物理尺度上的结构有序设计,可以突破某些表现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
但是,传统的超材料一旦制备完成,仅能对特定波长的太赫兹波产生响应。如果希望对不同频率的太赫兹波产生吸收,则需要重新设计和制备,其制备过程较为繁琐。并且现有的太赫兹光栅器件不具备可调谐的功能。因此,本领域亟待开发制作可调谐的太赫兹器件。然而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可以通过外加电压来调控,从而改变石墨烯中的载流子浓度,实现对不同频率太赫兹波的吸收,从而可以通过制备石墨烯超材料器件对太赫兹波进行调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太赫兹光栅器件,利用不同费米能级的石墨烯超材料对不同频率太赫兹波的吸收,实现对太赫兹波的调控,并将其制作成为电可调的光栅器件,从而应用于太赫兹调制器或太赫兹成像系统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太赫兹光栅器件,包括衬底层(1)、绝缘介质层(2)、石墨烯超材料光栅层(3)、源电极(4)、漏电极(5)、离子凝胶栅介电层(6)和顶栅门电极(7);所述衬底层(1)水平设置在最下层,所述绝缘介质层(2)水平设置在衬底的上表面上,所述石墨烯超材料光栅层(3)平行设置在绝缘介质层(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绝缘介质层(2)的四个边分别为两个相对的a和b边以及另一相对的c和d边,a和b边在光栅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源电极(4)、漏电极(5)设置在石墨烯超材料光栅层(3)两侧即绝缘介质层(2)a和b的两边的上表面,并且源电极(4)、漏电极(5)覆盖石墨烯超材料光栅层(3)边缘,所述离子凝胶栅介电层(6)旋涂在石墨烯超材料光栅层(3)及源电极(4)和漏电极(5)的上方,所述顶栅门电极(7)设置在离子凝胶栅介电层(6)上方边缘位置,尤其设在绝缘介质层(2)c或d边对应的离子凝胶栅介电层(6)上方边缘位置。
所述的衬底层为正方形,边长为1-5cm,厚度为100-500μm,电阻率大于10000Ω·cm,材质为单晶高阻硅片、金刚石薄膜、TPX(聚4-甲基戊烯)中的一种,优选为单晶高阻硅片。
所述的绝缘介质层为正方形,边长为1-5cm,厚度为0.2-1μm,介电常数为1-10;材质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铝、氧化铪中的一种,优选为二氧化硅。
所述的石墨烯超材料光栅层为石墨烯超材料阵列组成的光栅结构,其材料为石墨烯,厚度为0.34nm,光栅周期为100-1000μm,占空比为1:1。所述的石墨烯超材料为图形化的石墨烯,呈现为条带、方形、圆形、环形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形状的周期性结构图形,能够与太赫兹波产生谐振,增强其对太赫兹波的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1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环装配治具
- 下一篇:液晶屏与触摸屏全贴合通用对位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