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锅把手上下活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2303.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戴建亮;陈巍;郑秀谦;陈春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5/06 | 分类号: | A47J4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锅把手 煲体 中环槽 上盖 本实用新型 内锅 上下活动结构 探出 操作空间 弹簧驱动 扣合状态 内锅外壁 上下滑动 上下升降 外侧设置 收纳 环槽中 上端 内衬 取放 压向 容纳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锅把手上下活动结构,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上设置有中环,煲体中容纳有内锅,所述煲体上端扣合有上盖,所述中环上形成中环槽,所述内锅外侧设置有上下滑动探出或收纳于中环槽中的内锅把手。本实用新型中内锅外壁处设置有上下升降的内锅把手,上盖打开状态下,内锅把手在弹簧驱动下从中环槽中探出,且内锅把手下方与中环槽中形成足够大的操作空间,上盖扣合状态下,内衬将内锅把手压向中环槽,保证上盖、煲体的扣合,本实用新型方便内锅的取放,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智能厨电的取放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内锅把手上下活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厨电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由于智能厨电操作简单、预置内容丰富、烹调智能化、外观简洁美观、烹调时间和烹调状态能够有效获取而备受亲赖。
以电饭煲、压力锅为例,壳体中放置有烹调用内锅,与壳体铰接的上盖中设置有内锅盖,上盖与壳体扣合锁紧后,内锅盖、内锅形成密闭烹调腔,对食物进行加热烹调。
目前,压力锅的内锅把手通常是紧固在内锅上,需要在煲体两侧开孔,用于取放内锅把手,由于煲体设计的局限性往往把手与手的接触空间小,有时难以顺利把内锅提起,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会影响煲体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锅把手上下活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锅把手上下活动结构,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上设置有中环,煲体中容纳有内锅,所述煲体上端扣合有上盖,所述中环上形成中环槽,所述内锅外侧设置有上下滑动探出或收纳于中环槽中的内锅把手。
所述内锅外壁处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内锅把手探出的弹簧。
所述内锅把手两侧设置有竖直方向导向槽,所述支撑板两侧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的导向钉。
所述导向钉为铆钉或螺钉。
所述导向槽为矩形槽或长圆槽。
所述支撑板通过铆钉固定在内锅外壁处。
所述支撑板呈U字型,所述支撑板上端形成装配弹簧的横向装配板,所述支撑板中部形成背部装配孔,所述支撑板两侧形成侧装配孔。
所述导向槽中设置有把手盖。
所述把手盖两端形成装配用卡扣。
所述内锅把手探出中环槽时,内锅把手上端顶紧内锅上沿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中内锅外壁处设置有上下升降的内锅把手,上盖打开状态下,内锅把手在弹簧驱动下从中环槽中探出,且内锅把手下方与中环槽中形成足够大的操作空间,上盖扣合状态下,内衬将内锅把手压向中环槽,保证上盖、煲体的扣合,本实用新型方便内锅的取放,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未放置上盖的主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内锅把手的行程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立体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中把手盖的主视图;
其中:
1 煲体 2 上盖
3 内衬 4 内锅
5 中环槽 6 内锅把手
7 弹簧 8 铆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23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热水壶手柄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