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铝碳化硅材料中杨氏模量的晶粒细化剂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3148.7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奥思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铝碳化硅 内腔 晶粒细化剂 杨氏模量 配料管 下料管 顶部中央位置 添加装置 称重箱 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称重传感器 第一电磁阀 温度传感器 材料生产 控制装置 电磁阀 添加量 原料箱 基材 连通 自动化 镶嵌 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铝碳化硅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提高铝碳化硅材料中杨氏模量的晶粒细化剂添加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内腔底部镶嵌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加热炉的内腔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炉的左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加热炉的顶部中央位置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顶部连接有称重箱,所述下料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称重箱的顶部中央位置连接有配料管,所述配料管的顶部连接有原料箱,所述配料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能够有效的控制晶粒细化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且自动化程度高,节省物力和人力,能够显著提高铝碳化硅基材的杨氏模量,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碳化硅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铝碳化硅材料中杨氏模量的晶粒细化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铝碳化硅AlSiC(有的文献英文所略语写为SICP/Al或Al/SiC、SiC/Al)是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采用Al合金作基体,按设计要求,以一定形式、比例和分布状态,用SiC颗粒作增强体,构成有明显界面的多组相复合材料,兼具单一金属不具备的综合优越性能。在铝碳化硅材料的生产中,需要使用到添加装置向铝液中添加晶粒细化剂,现有的添加装置无法准确的控制晶粒细化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从而导致铝碳化硅材料的杨氏模量达不到理想值,满足不了使用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提高铝碳化硅材料中杨氏模量的晶粒细化剂添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铝碳化硅材料中杨氏模量的晶粒细化剂添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添加装置无法准确的控制晶粒细化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从而导致铝碳化硅材料的杨氏模量达不到理想值,满足不了使用需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铝碳化硅材料中杨氏模量的晶粒细化剂添加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内腔底部镶嵌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加热炉的内腔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炉的左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加热炉的顶部中央位置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顶部连接有称重箱,所述下料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称重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箱的顶部中央位置连接有配料管,所述配料管的顶部连接有原料箱,所述配料管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的表面镶嵌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原料箱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架,两组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加热炉的顶部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铝碳化硅材料中杨氏模量的晶粒细化剂添加装置,能够有效的控制晶粒细化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且自动化程度高,节省物力和人力,能够显著提高铝碳化硅基材的杨氏模量,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炉、2第一称重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控制装置、5下料管、6第一电磁阀、7称重箱、8第二称重传感器、9第二电磁阀、10配料管、11原料箱、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奥思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奥思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3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相组织钛合金铸锭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沉没辊上的轴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