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辐射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5901.6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0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绍鹏 |
主分类号: | F26B23/00 | 分类号: | F26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辐射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红外辐射器都是悬空安装在平面加热的吸塑成型设备、除湿干燥设备及食品行业中各种烘干设备中,模块化程度差,未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造成能量损耗,安装复杂难度大,并且维修困难,维护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系统,通过本技术方案,1实现了红外辐射器在悬空位置的方便安装,整体模块化设计,在高温热膨胀的情况下,整体结构稳固,热变形小;2安装炉架采用光面不锈钢材料制成,光亮的不锈钢表面可有效反射大部分红外线,减少热损失,提高了热聚能力;3内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能显著降低布线空间的温度,延长电缆线路的使用寿命,提高能量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系统,包括壁板,所述壁板设置在四周呈框状,包括安装板、红外辐射加热器、隔热板和隔热棉,所述安装板和隔热板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在安装板和隔热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形孔,安装板四边水平固定在位于四周壁板内侧面上,每个红外辐射加热器为正方形,上方尾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条形固定安装座,隔热板分别套装在红外辐射加热器的条形固定安装座上,隔热板抵压在红外辐射加热器上,每个红外辐射加热器的条形固定安装座分别插装在所对应的安装板的条形孔中,并且每个红外辐射加热器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隔热棉填充在隔热板和安装板之间。
还包括后盖板和后盖板支撑架,所述后盖板支撑架为几字型,若干个后盖板支撑架的下方固定在安装板的上面上,后盖板设置在后盖板支撑架的上方,并通过螺栓将后盖板固定在后盖板支撑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红外辐射加热系统炉架,通过本技术方案,实现了红外辐射器在悬空位置的方便安装,整体模块化设计,在高温热膨胀的情况下,整体结构稳固,热变形小;安装炉架采用光面不锈钢材料制成,光亮的不锈钢表面可有效反射大部分红外线,减少热损失,提高了热聚能力;内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能显著降低布线空间的温度,延长电缆线路的使用寿命,方便线路维护,提高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壁板、2安装板、3红外辐射加热器、4隔热棉、5条形孔、6条形固定安装座、7后盖板、8后盖板支撑架、9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红外辐射加热系统,包括壁板1,所述壁板1设置在四周呈框状,还包括安装板2、红外辐射加热器3、隔热板9和隔热棉4,所述安装板2和隔热板9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在安装板2和隔热板9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形孔5,安装板2四边水平固定在位于四周壁板1内侧面上,每个红外辐射加热器3为正方形,上方尾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条形固定安装座6,隔热板9套装在红外辐射加热器3的条形固定安装座6上,隔热板9抵压在红外辐射加热器3上,每个红外辐射加热器3的条形固定安装座6分别插装在所对应的安装板2的条形孔5中,并且每个红外辐射加热器3固定在安装板2上,所述隔热棉4填充在隔热板9和安装板2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后盖板7和后盖板支撑架8,所述后盖板支撑架8为几字型,若干个后盖板支撑架8的下方固定在安装板2的上面上,后盖板7设置在后盖板支撑架8的上方,并通过螺栓将后盖板7固定在后盖板支撑架8上。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要求较大平面加热面积的各种设备,例如加热成型行业中的吸塑设备,除湿干燥设备,食品行业中各种烘干设备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安装板2的大小,并配制相应功率的红外辐射加热器3,以模块化,标准化设计为基准,可有效的方便设备的安装调试,大大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并且方便维护和便于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绍鹏,未经黄绍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5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下停车管理系统
- 下一篇:供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