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6529.0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廖锡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汇泰隆铝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3/26 | 分类号: | A45C13/26;A45C13/36;A45C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黄磊 |
地址: | 51089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拉杆 抗提拉 变形 强化 机构 | ||
1.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挡板式的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两个箱壳,每个箱壳的开口处对应设有一个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补强件设于其中一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且补强件上带有嵌入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凸块;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补强件在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形成挡板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为一体式结构,呈横置的“F”状,包括竖直连接板、横向挡板和凸块,竖直连接板位于横向挡板的一侧,凸块位于横向挡板的中部并嵌入凹凸框架内侧的凹位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横向挡板贴紧于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框架、箱壳和补强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补强件;凹凸框架为硬质金属框架或高分子塑料框架。
6.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补强件和第二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第一箱壳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凹凸框架,第二箱壳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第一凹凸框架内侧设有第一补强件,且第一补强件上带有嵌入第一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一凸块,第二凹凸框架内侧设有第二补强件,且第二补强件上带有嵌入第二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二凸块;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关闭时,第一补强件和第二补强件在第一凹凸框架和第二凹凸的内侧形成挡板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一横向挡板、第二竖直连接板和第二横向挡板,第一竖直连接板的上端贴紧于第一箱壳的内侧,第一竖直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一横向挡板连接,第一横向挡板上设置嵌入第一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一凸块,第二竖直连接板的上端与第一横向挡板连接,第二竖直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二横向挡板连接,第一横向挡板和第二横向挡板形成阶梯状结构;
第二补强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三竖直连接板和第三横向挡板,第三竖直连接板的上端贴紧于第二箱壳的内侧,第三竖直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三横向挡板连接,第三横向挡板上设置嵌入第二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二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关闭时,第一横向挡板贴紧于第一凹凸框架内侧,第三横向挡板贴紧于第二凹凸框架内侧,第二横向挡板位于第三横向挡板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框架、第一箱壳和第一补强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一铆钉固定连接;第二凹凸框架、第二箱壳和第二补强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二铆钉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和第二补强件分别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补强件;第一凹凸框架和第二凹凸框架分别为硬质金属框架或高分子塑料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汇泰隆铝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汇泰隆铝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65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爬楼梯的旅行箱
- 下一篇:电池组预防过放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