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沼渣培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9580.7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7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茜茜;傅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05F9/02;C05F17/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渣培植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社会的持续发展正面临着源资源短缺的危机,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自然资源短缺,实现人类持续发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包含餐厨垃圾、居民源的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在大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则是焚烧、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和垃圾填埋结合的处理方式,存在不节能、污染环境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存在不节能、污染环境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微生物发酵制沼气沼渣技术,结合当下兴起的家庭私人农业模式,提出了一种厨房废弃资源再利用,培养植物蔬菜的沼渣培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沼渣培植装置,包括沼气沼渣发生装置、蔬植培养底座和蔬植无土培养瓶,所述蔬植培养底座内设有用于给蔬植无土培养瓶输送营养的雾化营养液输送管道,所述蔬植培养底座上设有与蔬植无土培养瓶的瓶底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蔬植无土培养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凹槽上并与雾化营养液输送管道连通;
所述沼气沼渣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小型沼肥发池、沼气发电蓄电装置、水箱、固液分离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固体打包出口、沼气管道、沼渣管道和营养液输送管道;
所述小型沼肥发酵池通过沼气管道与沼气发电蓄电装置连接,所述小型沼肥发酵池通过沼渣管道与固液分离装置连接,同时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出水阀与沼渣管道连接,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的营养液进口与固液分离装置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固体出口与固体打包出口连接,所述营养液雾化装置的雾化营养液出口通过营养液输送管道与雾化营养液输送管道连通;
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小型沼肥发酵池的沼肥进料的原料进口和用于给水箱加水的加水口,所述原料进口通过进料阀与所述小型沼肥发酵池连通,所述加水口处设有水箱塞并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沼气沼渣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器、指示灯和操作按键,所述指示灯和操作按键安装在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出水阀、进料阀、沼气发电蓄电装置、固液分离装置、营养液雾化装置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壳体与所述蔬植培养底座连接为整体。
再进一步,所述蔬植无土培养瓶包括玻璃瓶、孔状根托、根托架和瓶底硅胶塞,所述孔状根托安装在根托架的底部中心处,所述根托架位于玻璃瓶内且其上端扣在玻璃瓶瓶口上,所述玻璃瓶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塞有瓶底硅胶塞,所述瓶底硅胶塞带有“人”字形开缝,所述蔬植培养底座的每个凹槽上设有凸起输液口,所述凸起输液口的下端与雾化营养液输送管道连通联通,所述凸起输液口的上端可穿透瓶底硅胶塞的开缝并与孔状根托上下正对。
再进一步,所述蔬植培养底座为开口朝向沼气沼渣发生装置布置的U型。
更进一步,所述玻璃瓶外还套有硅胶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利用沼气技术,产生的清洁能源供给装置的系统运作,产生的沼肥进一步培养植物和蔬菜;
2.减少生活垃圾,减轻环境负担;
3.培养瓶模块化,可将植物移动到客厅、厨房等装饰家庭,移至窗台可净化进入家庭的空气;
4.沼肥培植蔬菜,优化蔬菜的品质,同时也消除了人们对农药残留的疑虑。
5.蔬植培养底座给培养瓶提供雾化的培养液,植物根部直接接触氧气和雾化培养液,提高效率和利用率;另一方面,无土的栽培方式保证了家中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沼气沼渣发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蔬植培养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蔬植无土培养瓶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蔬植无土培养瓶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蔬植无土培养瓶立体解剖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沼气沼渣发生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9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生活垃圾处理串联式隧道沼气池
- 下一篇:一种清洁节能型冶炼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