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9729.1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玫辛;田新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玫辛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王永伟,赵蓉民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活性 成分 多级 过滤 高效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
背景技术
植物活性成分指构成植物体内的物质除水分、糖类、蛋白质类、脂肪类等必要物质外,还包括其次生代谢产物(如萜类、黄酮、生物碱、甾体、木质素、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对人类以及各种生物具有生理促进作用,故名为植物活性成分,但是由于植物的活性成分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要利用的时候必须对之进行过滤分离,所以就需要过滤设备。
现在市面上的植物活性成分过滤设备都是对固液进行分离,例如我国专利CN 206342696 U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级过滤结构的中药壶,可以对熬制的中药里的药渣与药液进行分离,但是若用此类结构对植物活性成分进行过滤,不仅过滤效果不好,而且过滤的效率也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具备过滤效果好,且过滤更加高效等优点,解决了过滤效果不好,而且过滤的效率也非常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过滤效果好,且过滤更加高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包括离心箱,所述离心箱底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离心箱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安装离心电机,所述离心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离心箱顶壁并延伸至离心箱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离心盒的内部并与离心盒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心盒的侧壁均匀开设有离心孔。
所述离心箱上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斗,所述第一过滤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斗的底端与第一出料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底端贯穿离心箱的顶壁并延伸至离心盒的盒内。
所述离心箱右侧面的底部与第二出料管的左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的右端延伸至第二过滤斗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斗与离心箱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顶部设置第二过滤网,所述连接板底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第二过滤斗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斗内底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顶端名与连接板的底面接触,所述第二过滤斗内底面的中心处与第三出料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料管上且位于第二过滤斗的外部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管呈倾斜状,第一出料管的外表面与离心盒和转动杆均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离心箱的内底面呈倾斜状,且离心箱内底面的左侧高于离心箱内底面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离心箱顶壁的内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斗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板,且两个滑板的相对面均延伸至滑槽的外部并分别与连接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板,保护板的形状呈V型,且保护板的长度大于振动电机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通过第一过滤斗配合第一过滤网可以对植物活性成分进行初步过滤,可以很简单的使部分活性成分分离。
2、该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通过离心箱配合支撑杆、离心电机、转动杆、离心盒、离心孔和第一出料管可以对植物活性成分进行离心过滤,分离效率更高,过滤箱效果更好。
3、该植物活性成分多级过滤高效设备,通过第二出料管配合第二过滤斗、连接板、阶梯孔、第二过滤网、弹簧、振动电机、凸轮、第三出料管和阀门可以对植物活性成分进行再次过滤,过滤的效率更高,过滤的效果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轮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心箱、2支撑杆、3离心电机、4转动杆、5离心盒、6离心孔、7第一过滤斗、8第一过滤网、9第一出料管、10第二出料管、11第二过滤斗、12连接板、13阶梯孔、14第二过滤网、15弹簧、16振动电机、17凸轮、18第三出料管、1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玫辛,未经陈玫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9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