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流式细胞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1088.9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简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细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流式细胞仪,包括:样品管,用于存放样液;鞘液管,用于存放鞘液;流动室,包括连通的聚焦区通道和分选区通道,聚焦区通道远离分选区通道的一端延伸出两个第一支管,第一支管分别与样品管与鞘液管连通;第一超声激光换能器,设置在聚焦区通道外侧,用于在聚焦区通道内产生第一声波;第二超声激光换能器,设置在分选区通道外侧,用于在分选区通道内产生第二声波。采用超声激光换能器发出的激光从而产生聚焦声场、驻波声场或脉冲声波,对细胞进行聚焦、分选,提高了超声波源能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流式细胞仪。
背景技术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是对细胞进行自动分析和分选的装置,它可以快速测量、存贮、显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分散细胞的一系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特征参量,并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把指定的细胞亚群从中分选出来。声波细胞分选技术是近年出现的流式细胞聚焦技术。当目标细胞通过激光检测位置时,通过检测其表面的荧光标记物,系统向声学模块发出指令,声学模块在目标细胞经过时向其发射一个声波脉冲,脉冲声波作用于该目标细胞并通过声辐射力将其推向相应的通道中,从而实现细胞的分选。
但是由于设备体积、管道宽度等条件的限制,现有技术往往采用表面波作为细胞分选声波,即通过在压电晶片上加工得到微流管道,并在管道两侧镀上叉指电极,得到表面波器件。
然而,表面波技术的限制很多,如:第一,微流管道的材料必须是压电晶体,而采用压电晶体时,超声波源产生的超声波能量在经过压电晶体后发生了较大的损耗,在聚焦、分选过程中能量利用率低。目前只有铌酸锂等少数材料能够满足相关声学与光学特性的要求,此类材料价格昂贵,而且声学性能不佳。第二,声波能量的限制,表面波与体波相比,发射的声波能量往往较小,对细胞的作用力有限,无法应用于高通量高浓度的场合。第三,声波脉冲具有宽度限制,为了提高细胞的特异性,声波脉冲能量既要高,声波脉冲宽度又要窄,而表面波脉冲往往难以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流式细胞仪,以解决现有流式细胞仪的超声波源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流式细胞仪,包括:样品管,鞘液管,流动室,第一超声激光换能器和第二超声激光换能器,其中:
样品管用于存放样液;鞘液管用于存放鞘液;流动室包括连通的聚焦区通道和分选区通道,聚焦区通道远离分选区通道的一端延伸出两个第一支管,第一支管分别与样品管与鞘液管连通;第一超声激光换能器设置在聚焦区通道外侧,用于在聚焦区通道内产生第一声波;第二超声激光换能器设置在分选区通道外侧,用于在分选区通道内产生第二声波。
可选地,聚焦区通道和分选区通道的长度比为1:1~3:1。
可选地,分选区通道远离聚焦区通道的一端分别延伸出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二支管连接第一储存器,第三支管连接第二储存器。
可选地,第三支管开设在第二支管的管壁上。
可选地,聚焦区通道和分选区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可选地,聚焦区通道内径与分选区通道内径比为1:1~1:3。
可选地,第二支管的内径与分选区通道的内径相同。
可选地,第三支管内径与分选区通道内径比为1:2~1:4。
可选地,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的长度比例为1:1~1:3。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分别对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中的细胞进行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1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感应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厨房的环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