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1752.X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峰;孙俊达;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炎凌嘉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零部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应用中,输送线的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是完成物料的输送任务。
在汽车生产领域,通过输送线完成玻璃的运输,玻璃自放在输运线到涂胶工位有一定距离,因为是人工放置玻璃,在输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偏移,玻璃转到涂胶工位进行涂胶时,致使胶枪与玻璃无法对正,涂胶位置不准确。
因此,亟需在涂胶工位之间设置零部件对中机构,完成零部件的对中,保证胶枪与工件之间位置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其结构合理,实现了输送线零部件的自动对中,有效提高了对中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保证了零部件的对中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其包括一对内侧导轨,一对外侧导轨,设置在内侧导轨上的内侧齿条,设置在外侧导轨上的外侧齿条,中间齿轮,对中挡柱及中间挡柱;内侧导轨及外侧导轨平行设置,相邻的内侧齿条及外侧齿条的齿牙相对;中间齿轮设置在相邻的内侧齿条及外侧齿条之间;对中挡柱设置在内侧齿条及外侧齿条端部的立板上,中间挡柱设置在外侧导轨的外侧;内侧齿条通过连接板与固定在底座上的前移气缸连接,前移气缸带动内侧齿条前移,带动内侧齿条上的对中挡柱移动,中间齿轮与外侧齿条啮合,带动外侧齿条上的对中挡柱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对中挡柱上设置有尼龙轴套。尼龙轴套的设置有利于保护零部件,防止工件免收磕伤。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挡柱的数量为两件,其中一件固定在底座上,其中另一件与调节气缸连接并固定在底座上。调节气缸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前移气缸上设置有位移编码器,所述内侧导轨上设置有限位开关;位移编码器及限位开关与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PLC控制系统通过位移编码器及限位开关获取的信号,实现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的调节动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其结构合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实现了输送线零部件的对中,有效提高了输送线的工作效率;
(2)通过位移编码器及限位开关的控制,有效保证了零部件的对中精度;
(3)通过提升装置的顶起气缸使玻璃脱离输运线,平稳振动小,保证了玻璃安全并减小后续对中的难度;
(4)使用导轨滑块可以使机构运行平稳,通过齿轮齿条进行力学传递节省油缸数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底座;2.内侧导轨;3.外侧导轨;4.内侧齿条;5.外侧齿条;6.对中挡柱;7.中间挡柱;8.前移气缸;9.调节气缸;10.提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输送线零部件对中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炎凌嘉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炎凌嘉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1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