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泵按压滴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2590.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英;李玲;李云珍;张玲;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按压 滴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泵按压滴油器。
背景技术
现有自身抗体岗位的所有荧光片都需要滴加甘油封片后才能在荧光显微镜上判读结果,滴加甘油的步骤都是由技术人员手动操作,技术人员每天都需要把甘油滴加在大量的盖玻片上。
由于技术人员操作差异,滴加的量也不一致,有时滴加的量会偏大,封片时甘油会溢出,技术人员接触玻片时沾在手上和显微镜上,导致判读结果时模糊不清,需要用酒精清洁玻片和镜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泵按压滴油器,该压力泵按压滴油器可保持稳定的出油量,使滴加在盖玻片上的甘油不易溢出,方便技术人员操作和判读观察结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压力泵按压滴油器,包括滴油部和按压部,滴油部包括出油盒,出油盒的底板呈平板状,出油盒的底板具有出油孔,出油孔与出油盒内的储油腔连通,按压部通过连接管与出油盒连通。
进一步的,按压部包括压力泵和储油瓶,压力泵具有防漏壳,防漏壳的中部具有穿孔,连接管通过穿孔与出油盒的顶板中部连接;储油瓶顶部具有按压位。
进一步的,穿孔的直径与连接管的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防漏壳内侧具有内螺纹,储油瓶的瓶口外侧具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储油瓶具有活动隔板,活动隔板靠近储油瓶底部的一端为空层,活动隔板靠近储油瓶瓶口的一端为油层。
进一步的,滴油部还包括第一持手部和第二持手部,第一持手部和第二持手部分别位于出油盒的两个侧板上。
进一步的,第一持手部和第二持手部以按压位为中线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出油孔的大小相同并均匀分布在出油盒的底板。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技术人员通过按压按压部,压力通过连接管传递到滴油部,滴油部的油压增大,滴油盒通过滴油孔定量输出油液,使滴加在盖玻片上的油液不易溢出,方便技术人员操作和判读观察结果,出油盒的平底板与盖玻片相对应,底板的出油孔保证压力按压滴油器稳定出油,按压部通过连接管与出油盒连通,保证按压时出油的畅通。
2、压力泵按压滴油器中按压泵与储油瓶的连接,使技术人员实现按压滴油的操作更加简便,在使用按压时,防漏壳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储油瓶溢漏。
3、防漏壳内侧的内螺纹与瓶口外侧的外螺纹相互配合,保证按压泵和储油瓶的稳固连接。
4、随着压力泵按压滴油器的使用,空层空间增大,油层空间减少,空气不容易进入油层,从而减少油液被污染的风险。
5、操作人员可利用持手部,以固定压力泵按压滴油器的位置,保持按压滴油时的稳定,也不易发生脱手掉落的情况。
6、第一持手部和第二持手部以按压位为中线相对设置,第一持手部与第二持手部的设置可供技术人员的拇指和中指通过,可利用食指通过按压按压位实现单手操作。
7、出油盒的底板的出油孔大小相同,并均匀分布,使油液可以均匀的滴落在盖玻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力泵按压滴油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储油瓶,12、压力泵,13、连接管,14、出油盒,15、第一持手部,16、第二持手部,17、底板,18、出油孔,19、活动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压力泵按压滴油器,包括滴油部和按压部,滴油部包括出油盒14,出油盒14的底板17呈平板状,出油盒14的底板17具有出油孔18,出油孔18与出油盒14内的储油腔连通,按压部通过连接管13与出油盒14连通。
按压部包括压力泵12和储油瓶11,压力泵12具有防漏壳,防漏壳的中部具有穿孔,连接管13通过穿孔与出油盒14的顶板中部连接,穿孔的直径与连接管13的外径相匹配;储油瓶11顶部具有按压位。
按压状态下,压力泵12的进油口与油层相通,压力泵12的出油口与连接管13相通。
防漏壳内侧具有内螺纹,储油瓶11的瓶口外侧具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
储油瓶11具有活动隔板19,活动隔板19靠近储油瓶11底部的一端为空层,活动隔板19靠近储油瓶11瓶口的一端为油层,待油层用完之后,可以用干净的棒子将活动隔板19顶回储油瓶11底部,将油液注入油层以供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2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串料循环式微胶囊化高压均质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色料混合输送设备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