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精通用型锥度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2613.9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济沧;张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麦科精密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12 | 分类号: | B23D7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地址: | 215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通 锥度 铰刀 | ||
一种超精通用型锥度铰刀,包括柄部和锥形刀头;其特征在于:锥形刀头上设有至少三个刃瓣,相邻两刃瓣间开设有排屑槽;各刃瓣的刃背上设有三条刃带,按切削顺序依次为第一刃带、第二刃带及第三刃带;第一刃带的凸设高度小于第二刃带的凸设高度,第二刃带的凸设高度小于第三刃带的凸设高度;且第一刃带上设有数个锯齿结构。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加工稳定性好,加工锥孔的光洁度高、精度高,且刀具使用的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使用的刀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锥形深孔的超精通用型锥度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是一种用于孔的精加工与半粗加工的刀具。对于精度要求高的锥形深孔,通常要采用粗铰刀进行粗铰,再用精铰刀进行精铰,需要更换刀才能分别完成孔的粗加工和精加工,存在换刀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低、且影响加工精度等不足。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精通用型锥度铰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精通用型锥度铰刀,包括柄部以及连设该柄部前端的锥形刀头;其中,所述锥形刀头上沿铰刀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三个刃瓣,各所述刃瓣沿所述锥形刀头的周圈设置,且相邻两刃瓣之间开设有排屑槽;
各所述刃瓣的刃背上均沿所述刃瓣的长度方向凸设有三条刃带,三条刃带间隔设置,并按切削顺序从前向后依次区分为第一刃带、第二刃带以及第三刃带;其中,所述第一刃带的凸设高度小于第二刃带的凸设高度,所述第二刃带的凸设高度小于第三刃带的凸设高度;并且,所述第一刃带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锯齿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刃带为粗加工刃,第二刃带为半精加工刃,第三刃带为精加工刃;借此三条刃带的设计,既有利于延长刀具寿命,又有利于提升被加工孔的光洁度。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刃带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数个锯齿结构。通过锯齿结构的设计,可使第一刃带更锋利,切削阻力小, 易切削。
3.上述方案中,所述刃瓣的长度小于所述排屑槽的长度,以便于排屑。
4.上述方案中,各所述刃瓣呈螺旋状设置,构成各所述排屑槽呈螺旋状开设。其螺旋角度小于70度,或为直线状开设。
5.上述方案中,各所述刃瓣沿所述锥度刀头的圆周不等分设置,构成各所述排屑槽不等分开设。借此设计,可避免等分开设造成的切削时刀具振动的问题。
6.上述方案中,各所述刃瓣上的所述第一刃带的前端均设有一直段,该直段即为不设有锯齿结构的平直段,且各所述第一刃带的直段以其对应刃瓣参与切削的顺序从短到长设置;其中,最长直段的外缘不触及被加工孔小端的外缘,即,各直段均不参与被加工孔的切削;通过各直段从短到长的错开设计,一方面可便于断屑,另一方面不易使刀具产生振动,有利于延长刀具寿命。
7.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铰刀可外冷,可内冷,可为整体硬质合金,也可为焊接硬质合金。
8.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铰刀可为左旋设置,也可为右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精通用型锥度铰刀,包括柄部和锥形刀头;锥形刀头上设有至少三个刃瓣,相邻两刃瓣间开设有排屑槽;各刃瓣的刃背上设有三条刃带,按切削顺序依次为第一刃带、第二刃带及第三刃带;第一刃带的凸设高度小于第二刃带的凸设高度,第二刃带的凸设高度小于第三刃带的凸设高度;且第一刃带上设有数个锯齿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加工稳定性好,加工锥孔的光洁度高、精度高,且刀具使用的寿命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麦科精密切削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麦科精密切削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2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铜板附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粉砂浆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