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牵引缓冲装置的新型弹性胶泥芯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6697.3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安徽;揭长安;谢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兴烨达源科技有限公司;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1G11/12 | 分类号: | B61G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尹卓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筒 弹性胶泥芯体 牵引缓冲装置 活塞 弹性胶泥 防尘密封 胶泥芯体 密封结构 新型弹性 单向阀 套筒 外侧设置 活塞端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牵引缓冲装置的新型弹性胶泥芯体包括防尘密封套筒(1)、带单向阀的活塞(2)、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3)、缸筒(4)和弹性胶泥(5),其特征在于,带单向阀的活塞(2)通过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3)安装在缸筒(4)内,缸筒(4)内充满的弹性胶泥(5),缸筒(4)活塞端外侧设置防尘密封套筒(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牵引缓冲装置的新型弹性胶泥芯体。
背景技术
缓冲器是铁路机车、车辆的重要部件,它设置于机车与机车、或机车与车辆、或车辆与车辆之间。在铁路列运行过程中,缓冲器用来传递列车运行中的机车、车辆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编组连挂时的冲击力,弹性胶泥芯体是安装在缓冲器内的非线性弹性元件,主要用来提高缓冲器的缓冲性能。
现有的弹性胶泥芯体与摩擦机构匹配性能差,导致缓冲器阻抗力偏高;弹性胶泥芯体的密封结构有缺陷,导致胶泥泄露,导致缓冲器失效。现有纯胶泥缓冲结构静态阻抗力低,列车运行在长大坡道时,有效缓冲行程减小,导致缓冲能力下降,列车出现大的纵向冲动时对车体保护性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牵引缓冲装置的新型弹性胶泥芯体。
一种用于牵引缓冲装置的新型弹性胶泥芯体,包括防尘密封套筒、带单向阀的活塞、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缸筒和弹性胶泥,带单向阀的活塞通过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安装在缸筒内,缸筒内充满的弹性胶泥,缸筒活塞端外侧设置防尘密封套筒。弹性胶泥在通过活塞与缸筒内壁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不同的环形缝隙产生非线性阻尼力,由活塞将其传递出来。
其中,带单向阀的活塞末端设置泄压腔,泄压腔通过挡块密封,泄压腔内设置钢球。在低温情况下,弹性胶泥粘度增大,活塞压缩弹性胶泥后向左回复时阻力增加,此时钢球在压差作用下回迅速向右弹开,贴靠在挡块左侧,单向阀打开,使活塞右侧迅速卸压,活塞带动活塞杆快速向左回位,提高了摩擦胶泥缓冲器的低温复位性能
其中,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位于缸筒开口端并密封缸筒。
其中,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内部包括密封圈、导向套、尾盖和支撑块,其中,所述密封圈和导向套通过尾盖和支撑块定位,尾盖通过弹簧卡圈固定在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内。
其中,密封圈为两个,导向套为三个;密封圈上分别设置两道O形密封圈。两道O型密封圈阻断了压力的传递,使两层密封独立工作,增加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和疲劳寿命;其中,带单向阀的活塞中泄压腔的数量为多个。
本发明利用弹性胶泥在不同流速下阻尼特性变化,设计非线性阻尼特性结构的弹性胶泥芯体,将缓冲器摩擦机构的粘滞摩擦耗能过程,转化成粘-柔缓冲耗能过程,弹性胶泥芯体使摩擦缓冲装置的阻抗力在不同工况下自动响应,从而得到良好的缓冲耗能特性,满足机车、车辆的运行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弹性胶泥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摩擦胶泥缓冲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牵引缓冲装置的新型弹性胶泥芯体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一种用于牵引缓冲装置的新型弹性胶泥芯体,包括防尘密封套筒1、带单向阀的活塞2、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3、缸筒4和弹性胶泥5,带单向阀的活塞2通过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3安装在缸筒4内,缸筒4内充满的弹性胶泥5,缸筒4活塞端外侧设置防尘密封套筒1。
图2示出,带单向阀的活塞2末端设置泄压腔21,泄压腔21通过挡块10密封,泄压腔21内设置钢球11。
弹性胶泥芯体密封结构3位于缸筒4开口端并密封缸筒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兴烨达源科技有限公司;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兴烨达源科技有限公司;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6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钩组件和轨道车辆
- 下一篇:一种单轨车辆的制动组件、转向架及单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