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7771.3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3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严彦;费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杜春秋 |
地址: | 245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节 节间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沿轴向依次包括第一节间材、竹节材和第二节间材;第一节间材的一端具有第一凹槽;第二节间材的一端具有第二凹槽;竹节材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第二凹槽相配套的凸榫。本实用新型对竹节材和节间材进行分离式处理,可有效克服竹节材、节间材材质差异、易劈开的缺陷,起到增强的作用;利用原始竹节遮掩拼缝处,外观自然接近原始状态,克服了竹片弧度不一致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属于竹材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竹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建筑及文化用品等方面。我国竹资源丰富,随着其在建筑、家具、装饰材料方面的应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木材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竹材具有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等特点,但也有径级小、出材率低、加工效率低等缺点。目前竹材加工利用主要有胶合竹、重组竹材、原竹等几种加工途径,前两者主要通过组胚-热压(冷压)-刨切等工艺制备出性能优异且具有几何截面的竹质工程材料,但其竹原态外观改变较大,装饰性大大降低。原竹目前多应用于竹家具、民居风格装饰材料等,加工工艺多为手工制作,其最大优点保持了竹子原有的竹节、节间组织的天然纹理,带给人一种质朴古雅、自然清馨的自然美感,从而达到返璞归真的人居环境效果。但由于竹子为天然植物材料,其个体形态差异较大,制约了竹原态规格化工业产品的制备,也造成了目前竹条、竹筒等原态竹产品加工精度不高,影响其装饰质感、规模化工业生产、商业产品开发。
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态竹材料由于竹节长短不一,径级、截面形状各有差异,缺乏统一的规格化单元和其加工工艺,以及建立在模块化基础之上的原态竹产品体系。这些原因导致了原态竹产品停滞于竹筒、竹片等简单初加工层面;同时以竹匠手工制作为主的加工方式,使得产品成本偏高,难于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利用原始竹节遮掩拼缝处,外观自然接近竹材的原始状态,且材料尺寸规格化,利于工厂化生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沿轴向依次包括第一节间材、竹节材和第二节间材;第一节间材的一端具有第一凹槽;第二节间材的一端具有第二凹槽;竹节材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第二凹槽相配套的凸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竹节材包括中间竹节以及两段自竹节向外轴向延伸的边沿,边沿上开有V型凸榫。
进一步的,第一节间材和第二节间材的长度为30cm。
进一步的,竹节材的长度为10cm,
进一步的,第一节间材、竹节材和第二节间材利用弧形热压模具热压后,其横截面均呈弧形,随后锯截呈弧度为20°,弧长为52.5±0.5cm的片状材料。
进一步的,第一节间材、竹节材和第二节间材均除去竹黄部分,竹黄部分质地疏松,不适宜用作复合材的加工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竹节材和节间材进行分离式处理,可有效克服竹节材、节间材材质差异、易劈开的缺陷,起到增强的作用;利用原始竹节遮掩拼缝处,外观自然接近原始状态,克服了竹片弧度不一致的缺陷;且制作简单,花纹美观,其装饰面纹理天然、质朴,色彩柔和,对于营造室内装饰环境、还原生态自然美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间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竹节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节间材,2-竹节材,3-第二节间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未经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7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上料移印机的移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导游装置及其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