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8410.0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东;李叶峰;朱伟;刘颖;刘畅;马晓光;黄少菊;吴建军;马瑛;马浩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百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碳化 防弹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弹陶瓷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
背景技术
陶瓷和金属的防弹机理有很大的不同,金属是由于塑性变形而吸收射弹的动能,而陶瓷是由于其破裂而吸收射弹的动能。通常,陶瓷装甲系统是由单片陶瓷或陶瓷—金属复合物并覆盖有高抗张强度有机纤维结合的尼龙布层所组成(玻璃纤维亦可)。防弹陶瓷要求的性能较多,例如:密度和气孔率、硬度、断裂韧性、杨氏模量、声速、机械强度等,任何一个性能都不能与整体防弹性能有直接和决定性的关系,因而断裂机理十分复杂,裂纹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而且发生的时间十分短暂。防弹陶瓷的气孔率应尽量低,以提高硬度和杨氏模量,对Al2O3瓷来说,其气孔率应接近于零,而吸水率不超过0.02%。陶瓷的硬度要求很高,应高于飞行弹头的硬度,对Al2O3陶瓷来说,硬度Hv应超过1220~1250。声音在陶瓷中传播的速度,表示陶瓷冲击面上消耗能量的能力,希望有高的声速,高的声速也间接表示陶瓷有良好的致密化和低的封闭气孔。然而,这些材料制造方法多用价格较贵的热压,不易产业化。但热压可提高防弹陶瓷的机械性能,这一点也是明显的。陶瓷基复合物具有高的防弹性能,这是因为有高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断裂韧性。在射弹冲击之后,与单片陶瓷相比,陶瓷基复合物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目前我国使用的防弹片多为金属防弹片,然而金属防弹片由于其密度较大,因此在相同体积下质量较大,严重影响了穿戴防弹片士兵运动的灵活性,同时在被子弹击中时容易将金属融化,导致士兵被烧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层和丝线穿连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方安装有Al2O3-ZrO2陶瓷片,所述Al2O3-ZrO2陶瓷片上方安装有黏合胶体层,所述黏合胶体层上方安装有所述碳纤维层,所述Al2O3-ZrO2陶瓷片上方设置有陶瓷片内弧面,所述陶瓷片内弧面上方安装有陶瓷片圆角,所述陶瓷片圆角上方安装有陶瓷片背板,所述Al2O3-ZrO2陶瓷片侧边设置有所述丝线穿连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使用功能,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所述Al2O3-ZrO2陶瓷片连接,所述黏合胶体层与所述碳纤维层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使用功能,所述陶瓷片内弧面与所述陶瓷片圆角连接,所述陶瓷片背板与所述陶瓷片内弧面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使用功能,所述丝线穿连孔与所述Al2O3-ZrO2陶瓷片连接,所述丝线穿连孔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Al2O3-ZrO2陶瓷片侧边2cm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使用功能,所述碳纤维层具有介于3.6GPa和4.3GPa之间的拉伸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使用功能,所述Al2O3-ZrO2陶瓷片由Al2O3粉体与ZrO2粉体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内部不含玻璃相。
为了进一步提高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使用功能,所述陶瓷片圆角弧度为60°,所述陶瓷片圆角直径为5cm。
为了进一步提高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使用功能,所述黏合胶体层具体是由乙烯基磺酸钠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Al2O3-ZrO2陶瓷片作为防弹片,在相同体积下,质量较轻,防弹效果好,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防弹片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Al2O3-ZrO2陶瓷片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的碳化防弹陶瓷片的Al2O3-ZrO2陶瓷片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Al2O3-ZrO2陶瓷片;3、黏合胶体层;4、碳纤维层;5、陶瓷片内弧面;6、陶瓷片圆角;7、陶瓷片背板;8、丝线穿连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百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百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8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