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双驳船同步提升的液压升沉补偿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8557.X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侯交义;李烁;宁大勇;田昊;陈英龙;张增猛;弓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钢板 驳船 模拟运动平台 同步提升 升沉补偿 试验平台 沉船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三自由度运动平台 液压控制系统 补偿液压缸 波浪运动 实验平台 实验设备 试验台 液压缸 海况 承载 机电 节约 灵活 管理 | ||
一种模拟双驳船同步提升的液压升沉补偿试验平台,包括驳船Ⅰ模拟钢板、驳船Ⅱ模拟钢板、沉船模拟钢板和两个模拟运动平台,驳船Ⅰ模拟钢板和驳船Ⅱ模拟钢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模拟运动平台上,承载驳船Ⅰ模拟钢板的模拟运动平台是六自由度运动平台,驳船Ⅱ模拟钢板的模拟运动平台是三自由度运动平台,驳船Ⅰ模拟钢板和驳船Ⅱ模拟钢板通过补偿液压缸与沉船模拟钢板连接,液压缸都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有益效果是:对任何随机海况进行同步提升的波浪运动模拟;试验台将机电、控制技术集中于一体,实验平台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动作灵活方便,便于实验设备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海上打捞技术,具体涉及模拟双驳船同步提升的液压升沉补偿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工程的不断发展,水运货物总量不断增加,船舶也逐渐趋于大型化,大吨位船舶不断增多,海上应急抢救打捞作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应对此类危险形势,国内各大打捞局以及相关公司开始采用新形式打捞工艺进行沉船打捞,其中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带升沉补偿装置的沉船打捞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具有可适用于复杂海况、打捞吨位大、作业效率高、不受水深限制等优点,成为大吨位水深沉船打捞核心技术之一。
沉船提升升沉补偿机构是一个结构复杂、大沉船负载、技术要求很高的大型海洋平台装备,并且系统又被要求在比较恶劣的海洋环境下进行作业,因此可靠性能要求很高。单单依靠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进行模型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结构,为实际工程应用积累经验。但是,由于整个沉船提升升沉补偿系统造价昂贵,不可能实现搭建实物模型来进行试验。因此,简化模型搭建试验平台是系统改进设计、加快技术发展成熟并保证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的有效方法,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关于驳船升沉补偿的模拟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包括驳船Ⅰ模拟钢板、驳船Ⅱ模拟钢板、沉船模拟钢板和两个模拟运动平台,驳船Ⅰ模拟钢板和驳船Ⅱ模拟钢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模拟运动平台上,承载驳船Ⅰ模拟钢板的模拟运动平台是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六个电动缸、一个下平台和一个上平台,六个电动缸的缸筒通过万向节与下平台连接,下平台固定在钢板地基上,活塞杆通过虎克铰与上平台下面连接,驳船Ⅰ模拟钢板中后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平台上面,驳船Ⅰ模拟钢板的前部伸出六自由度运动平台,驳船Ⅰ模拟钢板前部设有两个补偿液压缸,补偿液压缸的缸筒通过补偿液压缸虎克铰与驳船Ⅰ模拟钢板前部下面连接,补偿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补偿液压缸关节轴承与沉船模拟钢板上面的两个角处相连,承载驳船Ⅱ模拟钢板的模拟运动平台是二自由度运动平台,上设有两个动力液压缸,一根支撑柱、支撑柱上端通过支撑柱虎克铰铰接在驳船模拟钢板Ⅱ下面的中心处,动力液压缸的缸筒通过动力液压缸关节轴承与地基钢板连接,活塞杆通过动力液压缸虎克铰与驳船钢板Ⅱ后部的下面铰接,驳船Ⅱ模拟钢板前部伸出模拟运动平台,驳船Ⅱ模拟钢板前部设有两个补偿液压缸,补偿液压缸的缸筒通过补偿液压缸虎克铰与驳船Ⅱ模拟钢板前部下面连接,补偿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补偿液压缸关节轴承与沉船模拟钢板上面的两个角处相连,电动缸、补偿液压缸和动力液压缸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现有驳船升沉补偿的模拟实验平台的不足是:一、承载驳船Ⅱ模拟钢板的模拟运动平台是二自由度运动平台,而真实打捞过程中驳船的运动主要是三个自由度运动,包括横摇、纵摇以及升沉运动,驳船Ⅱ模拟钢板的模拟无法实现升沉运动;二、打捞过程中,由于驳船的运动导致沉船负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现有的模拟试验平台无法体现这一负载变化,不能真实的还原打捞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模拟双驳船同步提升的液压升沉补偿试验平台,更好地模拟双驳船同步提升过程并研究升沉补偿对同步提升性能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8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船
- 下一篇:一种船舶机舱大口径方风管可调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