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B型截面防撞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08599.3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邓俊杰;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姝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部腔体 上部腔体 本实用新型 防撞梁 碰撞吸能 纵向截面 翻转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型截面防撞梁,包括上部腔体、下部腔体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部腔体和所述下部腔体的中部连接部,所述上部腔体、所述中部连接部和所述下部腔体的纵向截面为B型,所述下部腔体的高度大于所述上部腔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下部腔体的高度大于上部腔体的高度,下部腔体受到撞击时不易翻转,保证碰撞吸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型截面防撞梁。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防撞梁可以安装在车头和车尾。
现有的B型截面防撞梁,一般为对称的设计,防撞梁的上部和下部的高度相同。但是由于车辆在撞击试验时,防撞梁的受力点常常在下部,这就容易导致下部翻转,影响碰撞吸能的效果。
此外,现有的B型截面防撞梁的中部大多采用单排滚点焊,存在焊点频率高,电流负载高,整体焊接工时长,零件成本高的问题。并且,由于电流大,还导致焊接设备发热、损耗快。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下部不易翻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B型截面防撞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部不易翻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B型截面防撞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B型截面防撞梁,包括上部腔体、下部腔体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部腔体和所述下部腔体的中部连接部,所述上部腔体、所述中部连接部和所述下部腔体的纵向截面为B型,所述下部腔体的高度大于所述上部腔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腔体的高度与所述下部腔体的高度的比例为4:5。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连接部采用双排滚点焊,沿所述B型截面防撞梁的长度方向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连接部的高度为40-45mm。
进一步地,沿长度方向的相邻焊点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B型截面防撞梁的宽度为B,
其中d=0.707*B。
进一步地,d=30-40mm。
进一步地,所述双排滚点焊的双排焊点同时并行焊接,两排焊接设备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双排滚点焊的双排焊点前后焊接,两排焊接设备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B型截面防撞梁的横截面的弧度最小为R2000mm。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腔体和所述下部腔体的纵向截面均为矩形,所述中部连接部的纵向截面为两条相互平行并紧贴的直线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下部腔体的高度大于上部腔体的高度,下部腔体受到撞击时不易翻转,保证碰撞吸能性能。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型截面防撞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型截面防撞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型截面防撞梁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B型截面防撞梁的纵向截面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上部腔体 2-下部腔体 3-中部连接部
4-双排焊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08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