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复合吸音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1216.8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尹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同昌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 水刺无纺布 汽车内饰 复合 一体式结构 表层覆盖 隔音功效 两层复合 汽车外部 基层 隔音 隔音性 无纺布 吸音性 超细 吸音 噪音 消耗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复合吸音棉,包括基层和表层,表层覆盖在基层上形成一体式结构,基层为PET吸音棉,表层为PET无纺布,声音在吸音棉内部经过多次消耗后,再经过水刺无纺布的隔音功效,能传达出来的能量很少。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层复合的方式,结合了超细吸音棉的优异吸音性和水刺无纺布的优异隔音性和强度,将吸音与隔音相结合,在不增加产品重量的情况下,大大吸收了汽车外部传来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汽车内饰复合吸音棉。
背景技术
普通的超细内饰吸音棉在克重降低至450g/㎡时,很难达到GMW 14177 LEVEL B的要求,且吸音效果会变差。如何在保证不增加产品克重的情况下,使汽车内饰吸音棉的吸音效果达到最佳效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在不增加产品重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隔音效果的汽车内饰复合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内饰复合吸音棉,包括基层和表层,所述表层覆盖在基层上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基层为PET吸音棉,所述表层为PET无纺布。
进一步地,PET无纺布采用水刺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和表层之间设置阻隔层,阻隔层为多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层复合的方式,结合了超细吸音棉的优异吸音性和水刺无纺布的优异隔音性和强度,将吸音与隔音相结合,在不增加产品重量的情况下,大大吸收了汽车外部传来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层,2、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内饰复合吸音棉,包括基层1和表层2,表层2覆盖在基层1上形成一体式结构,基层1为PET吸音棉,表层2为PET无纺布,声音在吸音棉内部经过多次消耗后,再经过水刺无纺布的隔音功效,能传达出来的能量很少。
在本实施例中,PET无纺布采用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表面紧凑,较普通超细白棉又增加了凝聚表面,防止表面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基层和表层之间设置阻隔层,阻隔层为多孔结构,隔音效果显著。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内饰复合吸音棉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工序1:PET纤维经开松、混合、梳理、铺网、水刺、制成卷制的表层2;
工序2:超细PET纤维经开松、混合、梳理、铺网、烘烤、覆合表层2形成超细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层复合的方式,结合了超细吸音棉的优异吸音性和水刺无纺布的优异隔音性和强度,将吸音与隔音相结合,在不增加产品重量的情况下,大大吸收了汽车外部传来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同昌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同昌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1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