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积重量测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2386.8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靖;刘松青;李宏源;巫荣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G1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重量 测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积重量测量器。
背景技术
物流行业通常按照物品的体积及重量计算物品的邮寄费用。目前,主要通过使用普通钢卷尺和电子称计量快件的尺寸及重量,在接收快件时,快递员用钢卷尺测量快件的长、宽、高,再通过电子称称量快件的重量,将所测量结果记录在本上,回到公司再通过电脑把快递信息输入系统,上述方式具有过程繁琐、输入较慢和效率低的问题,且存在记错等风险,无法满足物流行业的发展要求。为此,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重量测量器。
如图1所示,该体积重量测量器包括壳体1'、长度测量模块、称重模块,以及显示屏2',其中,长度测量模块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卷尺盒3'和光电传感器4',卷尺盘绕成卷状放置在卷尺盒3'内,壳体1'设有供卷尺出入的通道,光电传感器4'设置在该通道内,当拉出卷尺测量物品的尺寸时,光电传感器4'感应卷尺上的标识并发出电信号,该电信号被转换成数字在显示屏2'上显示;称重模块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的称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与称重传感器连接位于壳体1'外的称重吊钩5',当测量物品的重量时,称重吊钩5'勾住物品,称重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在显示屏2'显示。
这种体积重量测量器的问题在于,为满足大尺寸物品的测量需求,长度测量模块的卷尺盒3'的尺寸通常需要做得较大,导致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体积也相对较大,不方便手持和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体积重量测量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体积重量测量器,包括壳体、激光测距模块和称重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测量物品的长度尺寸,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激光测距模块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称重模块与所述壳体连接,用于测量物品的重量。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同一侧的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和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均通过所述开口与外界连通。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开口开设在所述前板,所述后板上设有插槽,所述反射板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射板包括插接部和手扣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所述手扣部外露于所述插槽。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槽内设有用于锁紧所述反射板的弹性卡扣。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的显示模块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和所述称重模块电连接。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嵌套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按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的内容。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用于定位操作者的手部的凹槽。
作为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称重模块包括吊钩组件和称重传感器,其中,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吊钩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激光测距的方式实现物品的体积测量,在无需增大体积重量测量器的体积的情况下,能满足大尺寸的物品的测量需求,与相关技术中的体积重量测量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积重量测量器由于体积小,因此方便手持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的体积重量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体积重量测量器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体积重量测量器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体积重量测量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中:
1'-壳体;2'-显示屏;3'-卷尺盒;4'-光电传感器;5'-称重吊钩。
图2至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2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孔喇叭按键多功能自动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激光追踪仪靶球用新型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