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视场角光学镜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3224.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1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补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场 光学 镜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视场角光学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的电子产品都是逐渐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也随之变小,其中摄像头的是最为关注的一个部件现在市场上很难有同时满足体积更小和分辨率更高的要求。
由于传统搭载电子产品的光学成像系统大都是采用三个镜片或四个镜片为主,但是这样的光学成像结构无法满足更高的光学成像要求,轴外象差比较大,造成成像损失,也会造成鬼像,而且不利于光学系统的敏感度的调整,影响官光学成像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视场角光学镜头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视场角光学镜头组件,包括镜筒、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镜筒内,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第一透镜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一透镜的屈光力为负,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第二透镜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的屈光力为负,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第三透镜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三透镜的屈光力为负,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第四透镜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四透镜的屈光力为负,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凸面,第五透镜至少有一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的屈光力为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圈,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圈,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的轴线重合,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的轴向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排列方向平行,第三透镜像的像侧光学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17.602m^-1,其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5.047m^-1,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30mm~1.34mm,第一透镜的边缘涂有墨层,墨层的厚度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少有一个反曲点,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3mm~1.07mm。
进一步的,非球面计算公式为
其中f(h)表示曲面至曲面中心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R表示曲面顶点的曲率半径,K表示二次曲面系数,h为表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A04、A06、A08、A10、A12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曲面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4.414m^-1,其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3.229m^-1,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71mm~2.7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3.229m^-1,其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9.987m^-1,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18~2.22mm1.34mm,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均为1.53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少有一个反曲点,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像侧光学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56mm~1.60mm。
进一步的,所述镜筒靠近第一透镜的一端设置有套设在镜筒上的镜环,镜环的内侧与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边缘抵触配合,镜环和镜筒之间设置有压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镜为胶合镜片,压圈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一隔圈的材质与压圈的材质相同,第二隔圈的材质为黄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视场角光学镜头组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分别配置不同的屈光力,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和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都是至少有一个反曲点,通过改变反曲点的设置,并同向设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反射率,使整个光学组件在满足要求大小下,能够使光学成像的品质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成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补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补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3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