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6591.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3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薛勋;赵建科;李晶;刘尚阔;李坤;王争锋;曹昆;昌明;张洁;胡丹丹;赛建刚;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通信终端 分光镜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真空测试系统 发散角测试 热真空试验 平行光管 平行光束 缩束系统 分光 功率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 波相差测试 光电耦合器 测试系统 发射光束 汇聚成像 发射 高低温 功率计 单端 同轴 对准 验证 指向 传输 | ||
1.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散角测试系统、功率测试系统及波相差测试系统;
激光通信终端发射角度能够调节;
所述发散角测试系统包括沿激光通信终端一路出射光路依次设置的平行光管(1)与发散角测试模块(2);所述发散角测试模块(2)包括三维平移台及设置在三维平移台上的光电耦合器;
所述激光通信终端发射与平行光管(1)同轴的光束;所述平行光管(1)接收激光通信终端发射的光束,并汇聚成像在发散角测试模块(2)的光电耦合器上;
所述激光通信终端与平行光管(1)位于真空环境中;
所述功率测试系统包括沿激光通信终端另一路出射光路依次设置的缩束系统(6)、第一分光镜(8)及位于第一分光镜(8)一路出射光路中的功率计(12);
所述波相差测试系统包括位于第一分光镜(8)另一路出射光路中的第二分光镜(9)及分别位于第二分光镜(9)出射光路中的第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1)与第一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0);
所述激光通信终端发射与缩束系统(6)同轴的光束,发射光束经过缩束系统(6)后形成缩束平行光束,缩束平行光束经第一分光镜(8)分光,分别传输至功率计(12)与第二分光镜(9)上,第二分光镜(9)将光束再次进行分光后由第一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0)与第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1)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光学窗口(5)的真空罐(3),所述激光通信终端(4)位于真空罐(3)中,激光通信终端的出射光通过光学窗口(5)入射至缩束系统(6);
所述平行光管(1)与真空罐(3)固连,平行光管(1)与真空罐(3)形成密闭的真空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光管(1)为长焦距离轴抛物面反射式平行光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角测试模块(2)的感光面位于平行光管(1)的焦面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散角测试模块(2)中的感光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光谱范围为800nm~1600nm的CCD或CMOS器件;所述发散角测试模块(2)还包括位于感光器件前端的衰减片组,通过加入不同衰减倍率的衰减片组调整进入感光器件的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束系统(6)由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离轴抛物面镜和目镜(7)组成,缩束倍率Γ的计算公式如公式所示;
其中:L为激光通信终端(4)的出瞳直径;
a为两个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靶面的内切圆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0)与第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1)的特征波长与空间激光通信的特征波长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罐(3)的直径为3m、长为5m,内部真空度可达1×10
所述光学窗口(5)为Φ500mm直径窗口,窗口玻璃的材料为石英或微晶;
所述平行光管(1)为30m焦距、Φ1m口径的离轴抛物面反射式平行光管;
所述第一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0)的特征波长为808nm、830nm,所述第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1)的特征波长为1541nm、1550nm;
缩束系统(6)的离轴抛物面镜为Φ250mm离轴抛物面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激光通信终端真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计(12)为积分球式功率计,波长响应范围为800nm~1700nm,动态范围0.01W~1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65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