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7517.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7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栾禄祥;屈秋霞;栾禄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禄祥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H02S40/3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8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体 光伏板 太阳能发电器 阵列式 反折 本实用新型 凸面镜 组合光 二维 反光 反射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 太阳方位检测装置 追踪 光电转化效率 发电效率 固定支架 光伏发电 组合方式 底平面 夹角为 转动轴 低位 风阻 可调 发电量 投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属于光伏发电领域,解决阵列式固定支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低的问题。该太阳能发电器具体结构如下:光伏板与反光体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连接,光伏板的下方设置太阳方位检测装置,反光体与光伏板夹角为90‑125度可调,反光体在光伏板方向上投影面积≧光伏板面积;反光体的另一侧还可以与凸面镜连接,反光体与凸面镜的底平面按一定角度90‑150度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漫反、直反折面组合方式实现阵列全幅反光,结合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增加发电量,而且低位漫反直反全对应反光,面幅合理,不增加占地,降低风阻、安装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属于光伏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是国家支持鼓励的新能源产业,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太阳能电站已遍布三级以上光照水平的各省、市。
目前,我国现有的太阳能电站普遍采用正面受光的光伏板,平均每平方米的光照功率约为1.76w左右,太阳能发电的光电转化效率仅为百分之十几,显然,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空间很大。
提高光照功率,对科学地利用太阳能这个取之不尽的巨大清洁能源,快速拓展光电产业十分重要。必须寻找一条既要提高发电产能,又要降低单位成本的途径,提高效益,缩短投资回收期,以利吸引更多投资发展光伏产业。
如何提高太阳能单位光照功率,人们研究了多种反光方式,有的自动化水平可以,但投资大,短期难以回报,而且故障率高、增加维护成本;有的反射装置对太阳光照变化的适应性差,增加的光通量有限,效果不明显;有的过于繁杂,增加高度、加大风阻,增加成本,难以推广应用。虽然各有优点和创意,理论上也说得通,但由于多种原因在生产实践中难以复制操作。
总之,目前大多数太阳能发电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是:1、采用传统固定光伏板发电,不能有效利用一天内的全部光照且转换效率低;2、通过透镜聚焦和太阳跟踪器来达到长时间聚焦的目的,存在光伏板的温度增高的技术问题(每提升1度,其转换电能损失约为0.35%-0.45%);3、现有的一些反光方式,性价比低,可操作性差,多数没有实现产业化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解决阵列式固定支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该太阳能发电器包括:光伏板、反光体、太阳方位检测装置,具体结构如下:
光伏板与反光体通过转动轴连接,光伏板的下方设置太阳方位检测装置,反光体与光伏板夹角为90-125度可调,反光体在光伏板方向上投影面积≧光伏板面积。
所述的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反光体为反光板、反光膜或反光镜。
一种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该太阳能发电器包括:光伏板、反光体、太阳方位检测装置、凸面镜,具体结构如下:
光伏板与反光体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连接,光伏板的下方设置太阳方位检测装置,反光体与光伏板夹角为90-125度可调,反光体在光伏板方向上投影面积≧光伏板面积;反光体的另一侧与凸面镜连接,反光体与凸面镜的底平面按一定角度90-150度固定。
一种二维追踪阵列式漫反、直反折面组合光反射太阳能发电器,该太阳能发电器包括:光伏板、反光体、太阳方位检测装置、凸面镜,具体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禄祥,未经栾禄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7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