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7934.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林远方;韦以宗;韦春德;潘东华;韦松德;郑晓斌;王秀光;张柳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度调节器 高度调节器 旋转电机 倚靠板 本实用新型 角度调节器 腰椎复位器 旋转油缸 中轴杆 螺杆 丝杆 螺纹通孔 丝杆连接 直角连接 治疗效果 中线位置 舒适度 底端 弓背 平座 适配 椅状 轴杆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椎复位器,包括呈椅状的平座部和倚靠板,所述倚靠板内设置有:一长度调节器,所述长度调节器包括旋转电机一和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的丝杆;一中轴杆:所述中轴杆设置于倚靠板的中线位置;一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旋转油缸,所述旋转油缸与所述中轴杆的底端连接;一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旋转电机二和与旋转电机二连接的螺杆一;所述螺杆一与所述长度调节器的丝杆连接,并在丝杆上设置供高度调节器穿过的螺纹通孔;所述高度调节器与长度调节器直角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调节高度、角度和长度,并能很方便的适配弓背患者,极大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腰椎复位器。
背景技术
腰椎旋转复位术,源自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老子按摩法”千多年来,是中医治疗腰腿病的常用正骨手法,其方法是:患者坐一长板凳上,一助手按压患者一腿,术者环抱患者,将腰背旋转约30度,然后提拉,有时可听到腰椎有“卡噔”声,示错位椎体复位。
而临床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胯病,往往是腰椎椎体旋转移位,此方法可解决移位椎体复位,所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然而,此法操作需二个人力,另一方面,女患者术者抱起不文雅。
此外,常年腰椎病患者时常会伴有一定的弓背,在治疗时也不易抱稳患者,在扭转用力时由于患者的姿势呈一定曲状,不好发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调整长度和角度,还能调整高度的腰椎复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椎复位器,包括呈椅状的平座部和倚靠板,所述倚靠板内设置有:
一长度调节器,所述长度调节器包括旋转电机一和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的丝杆,所述丝杆轴与横向旋转杆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双曲面齿轮传动;
一中轴杆:所述中轴杆设置于倚靠板的中线位置;
一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旋转油缸,所述旋转油缸与所述中轴杆的底端连接;
一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旋转电机二和与旋转电机二连接的螺杆一;所述螺杆一与所述长度调节器的丝杆连接,并在丝杆上设置供高度调节器穿过的螺纹通孔;所述高度调节器与长度调节器直角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优选的,还包括:
一高度微调器:所述高度微调器包括旋转电机三和与旋转电机三连接的螺杆二,所述螺杆二前端设置有长度小于横向旋转杆的调高杆,所述调高杆包括一水平杆和两个竖直杆,所述两个竖直杆的相隔距离小于所述横向旋转杆;所述两个竖直杆与丝杆轴垂直,所述丝杆轴设置有齿轮,竖直杆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适配的齿条。
优选的,所述平座部两侧设置有固腿部。
更优选的,所述固腿部为圆弧形环或绑带。
优选的,所述倚靠板设置为上层和下层。
更优选的,所述高度微调器设置于上层内。
更优选的,所述长度调节器设置于下层内。
优选的,所述倚靠板设置有角度调节部。
优选的,所述倚靠板的中部设置有环手部;所述环手部的长度小于倚靠板长度。
优选的,所述环手部背面设有圆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医院,未经深圳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7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科临床新型矫正组件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气垫式颈椎牵引治疗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