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8483.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8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杜振;江建平;柴磊;戴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2;F23J15/06;F23J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杨显俭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取水 白烟 换热系统 机械通风冷却塔 冷凝水循环泵 余热回收系统 水循环泵 脱硫系统 热媒 烟气 再热 本实用新型 取水系统 脱除 烟囱 污染物 协同 出口烟道 回收烟气 视觉污染 引风机 用水量 防腐 节约 | ||
1.一种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机、深度余热回收系统、脱硫系统、高效冷凝取水系统、烟气再热消白烟系统、烟囱和热媒水循环泵,高效冷凝取水系统包括冷凝取水换热系统、冷凝水循环泵和机械通风冷却塔,引风机、深度余热回收系统、脱硫系统、高效冷凝取水系统、烟气再热消白烟系统和烟囱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引风机与深度余热回收系统连接,深度余热回收系统设置在脱硫系统的入口烟道处,高效冷凝取水系统布置在脱硫系统的出口烟道处,烟气再热消白烟系统布置在高效冷凝取水系统的后部的烟道,烟气再热消白烟系统与烟囱连通;
冷凝取水换热系统设置在脱硫系统的出口烟道处,冷凝取水换热系统与冷凝水循环泵相连,冷凝水循环泵与机械通风冷却塔相连,冷凝取水换热系统与机械通风冷却塔相连,冷凝取水换热系统、冷凝水循环泵和机械通风冷却塔形成闭合回路;
深度余热回收系统与热媒水循环泵相连,热媒水循环泵与烟气再热消白烟系统相连,深度余热回收系统与烟气再热消白烟系统相连,深度余热回收系统、热媒水循环泵和烟气再热消白烟系统形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还包括湿式电除尘器系统,湿式电除尘器系统设置在脱硫系统的出口烟道处,脱硫系统、湿式电除尘器系统和高效冷凝取水系统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取水换热系统由换热器壳体、上隔板、换热管、下隔板和集水槽组成;上隔板、换热管和下隔板均设置在换热器壳体内,上隔板设置在下隔板的上方,换热管设置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集水槽设置于换热管和下隔板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板由上层板和下层板组合,上层板设置于下层板的上方,上层板为伞形板,上层板的中间高度高于上层板的边缘高度,下层板为多孔板,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通过金属框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取水消白烟协同脱除污染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的横截面形状和下隔板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冷凝取水换热系统的换热管材质为氟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84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叶烤房生物质颗粒燃烧机配套用的自控烟囱闸
- 下一篇:锅炉全程脱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