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簧固定座、前框架及车顶天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8519.2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雷振;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22 | 分类号: | B60J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框架 车顶 天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顶天窗的前框架的扭簧固定座、包括该扭簧固定座的前框架及包括该前框架的车顶天窗。
背景技术
汽车车顶天窗通常包括有天窗玻璃、导轨、挡风网、前框架及后框架等部件。其中,挡风网的作用在于:当气流经过挡风网后,改变流过汽车车顶的气流方向,避免气流直接吹向乘客,同时降低高速行驶时气流引起的噪声,提高乘车的舒适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车顶天窗用的挡风网1包括挡风杆2、网部(图中未示出)、两个扭簧3以及两个挡风网固定座4。挡风杆2的两端安装到天窗的导轨7上,使得挡风杆2能够相对于前框架6起翘或压下。网部的上边缘固定到挡风杆2,其下边缘固定到前框架6上,从而在挡风杆2起翘或压下时,网部能够相应地展开或合拢。扭簧3的两端分别与前框架6和挡风杆2相连,用于对挡风杆2施加偏压力,以在天窗玻璃打开时对挡风杆2施力使其起翘,而在天窗玻璃关闭时,天窗玻璃克服该扭簧3的偏压力将挡风杆2压下。挡风网固定座4设置在导轨7上,其用于接收挡风杆2的两端。
如图3-图7所示,扭簧3与前框架6的固定连接是通过一个贯穿前框架6的安装孔61和卡槽62的结构来实现的。扭簧本体34设置在卡槽62内,扭簧3的短臂35则穿过前框架6上的安装孔61固定在前框架6的下底面63。在扭簧3工作时,扭簧3的长臂33受到挡风杆2下压的载荷,扭簧3的短臂35依靠前框架6的下底面63的支撑来形成力臂平衡。
对于上述的扭簧3与前框架6的固定方式,由于扭簧3布置在前框架6的干区,且由于上述供扭簧3的短臂35穿过的安装孔61的存在,在超出设计极限的斜坡上,或者极端崎岖路面,雨水可能会飞溅到干区,水流有通过安装孔61进入车辆顶棚的风险。而且,在该方案中,由于扭簧3的短臂35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将短臂35穿过安装孔61并将扭簧本体34容纳于卡槽62内时,卡槽62的侧壁无法做到与弹簧本体34的端面和侧表面贴合,尤其是无法做到与弹簧本体34的侧表面贴合,因为如果这样,扭簧将没有足够的空间完成上述安装步骤,或者至少上述安装步骤将变得很困难,又或者需要使安装孔具有较大开口。这样就会导致弹簧本体无法稳固安装,或者安装困难,又或者有更大风险使雨水通过安装孔进入车辆顶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车顶天窗的前框架的扭簧固定座、包括该扭簧固定座的前框架及包括该前框架的车顶天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顶天窗的前框架的扭簧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固定座包括:用于容纳扭簧本体的卡槽,以及具有接收部的接收座,所述接收部适于在扭簧本体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内弯成n形的扭簧的短臂插入其中。
优选的,所述接收部为盲孔。
优选的,所述盲孔的孔径实质上等于扭簧的短臂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接收部为凹边。
优选的,所述卡槽包括由四个侧壁围成的用于容纳扭簧本体的腔体,四个侧壁中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适于在扭簧本体容纳于腔体中时与扭簧本体的两个端面贴合,四个侧壁中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适于在扭簧本体容纳于腔体中时与扭簧本体的侧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底面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与扭簧本体的侧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弹簧固定座由金属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顶天窗的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包括上述扭簧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扭簧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前框架或者一体成型于所述前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一种车顶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天窗包括上述前框架。
优选的,所述车顶天窗还包括挡风网,所述挡风网包括挡风杆、网部和扭簧,所述挡风杆的末端连接到导轨以相对于所述前框架起翘和压下,所述网部的上边缘连接到所述挡风杆,所述网部的下边缘连接到所述前框架,扭簧的长臂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挡风杆,扭簧本体及扭簧的短臂连接到所述扭簧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扭簧固定座取消了前框架上的安装孔,杜绝了车顶天窗漏水的风险,而且使扭簧的装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从后述的详细说明并结合下面的附图将能更全面地理解本申请的前述及其它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各附图的比例出于清楚说明的目的有可能不一样,但这并不会影响对本申请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车顶天窗用的挡风网与前框架的上表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挡风网与前框架连接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8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