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搬运的空气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19180.8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王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4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盖 炸锅 开口 底盖侧壁 搬运 底壁 内壳 侧下部 下腔体 本实用新型 倾斜设置 盖侧壁 可推拉 前侧壁 上腔体 外侧面 支撑面 伸入 砸伤 手掌 相通 贯通 体内 顾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搬运的空气炸锅,包括下部贯通且前侧下部具有第一开口的外壳、前侧下部具有第二开口的内壳、炸锅组件和底盖,内壳安装在外壳内,底盖盖装在外壳的下部,内壳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二开口位于下腔体的前侧壁上、并与第一开口相通,炸锅组件自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推拉地安装在下腔体内;底盖包括底盖底壁和底盖侧壁,底盖侧壁倾斜设置,且底盖侧壁与底盖底壁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20~165度,这样在搬运空气炸锅时,手指就可伸入到底盖侧壁与底盖底壁所在支撑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内而拖住底盖侧壁的外侧面,然后手掌再扶住外壳的外表面,此种方式不会在搬运时出现空气炸锅脱落而砸伤顾客的状况,其实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指一种便于搬运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作为便携式器具,在顾客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搬运移动。
现有的空气炸锅的壳体包括下部贯通的外壳和底盖,底盖包括底盖底壁和底盖侧壁,底盖侧壁竖直设置、且底盖侧壁的上端与外壳的下端对齐。为了提升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底盖底壁和底盖侧壁相连接处形成有半径为5mm左右的过渡圆角,且外壳的外侧面和底盖侧壁的外侧面均为光滑平面,这样就造成顾客搬运空气炸锅受到限制,其搬运方式仅有两种;一种方式是通过两只手的手指和手掌均从外壳的两侧按压住外壳来进行搬运,这种搬运方式体验较差,而且空气炸锅也很容易滑落而砸伤顾客;另一种方式是,倾斜空气炸锅,两只手的手指分依次伸至底盖的下方拖住底盖底壁,两个手掌再扶住外壳的两个外侧面来进行搬运,由于手指是伸至底盖的下方的,故这种搬运方式不便于在支撑面上拿起空气炸锅(拿起时空气炸锅需要倾斜,供手指伸入)、也不便于将空气炸锅放置在支撑面上(放置时空气炸锅也需要倾斜,供手指抽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搬运的空气炸锅,方便于搬运移动,而且在搬运时也不会出现滑落而砸伤顾客的问题,其实用性更好。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搬运的空气炸锅,包括下部贯通且前侧下部具有第一开口的外壳、前侧下部具有第二开口的内壳、炸锅组件和底盖,所述内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底盖盖装在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内壳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下腔体的前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通,所述炸锅组件自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可推拉地安装在所述下腔体内;所述底盖包括底盖底壁和底盖侧壁,所述底盖侧壁倾斜设置,且所述底盖侧壁与底盖底壁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20~165度。
可选地,所述底盖侧壁自所述底盖底壁边缘斜向上延伸形成。
可选地,所述底盖侧壁高度介于25mm至50mm。
可选地,所述底盖侧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扣手槽,扣手槽的槽口倾斜朝下设置。
可选地,所述扣手槽的内顶面与所述底盖底壁之间的距离为15~30mm。
可选地,所述扣手槽的内顶面与内侧面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120度。
可选地,所述扣手槽内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用于增大所述扣手槽内表面摩擦力。
可选地,所述防滑部为多个长条形的凸筋,多个凸筋平行布置或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滑部为分散布置的多个凸点。
可选地,所述扣手槽的长度为60~120mm、宽度为15~40mm,所述凸筋的长度为30~120mm、宽度和高度均为0.5~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19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摄像功能的电烤箱
- 下一篇:一种结构牢固的空气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