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本安型红外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2316.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5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汉君;贡晋廷;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光防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11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本安型红外温度传感器,包括电缆紧固装置(1)、外壳(2)、电缆(4)、运算检测电路(5)、红外感温元件(6)、测量窗口(7),外壳(2)内安装有运算检测电路(5),运算检测电路(5)一侧连接有红外感温元件(6),运算检测电路(5)用于将红外感温元件(6)检测到的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和后期处理后转化给外部设备用,红外感温元件(6)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红外感温元件(6)处设置有测量窗口(7),运算检测电路(5)另一侧连接有电缆(4),电缆(4)通过电缆紧固装置(1)夹紧于外壳(2)端部;本实用新型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故障率低,适用于煤矿井下各需要测温的地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矿用本安型红外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矿井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持续增长,作为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各种传感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温度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长期以来大多采用热电偶形式,其信号通过信号电缆传输,所以只能布设在待测物体的表面,不能安装在旋转部件上,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矿用本安型红外温度传感器,具有本质安全型设计,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故障率低,解决了传统传感器无法安装在旋转部件上导致使用范围受限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矿用本安型红外温度传感器,包括电缆紧固装置1、外壳2、电缆4、运算检测电路5、红外感温元件6、测量窗口7,所述外壳2内开设有检测电路安装腔,所述电路安装腔内安装有运算检测电路5,所述运算检测电路5一侧连接有红外感温元件6,所述运算检测电路5用于将红外感温元件6检测到的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和后期处理后转化给外部设备用,所述红外感温元件6用于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所述红外感温元件6处设置有测量窗口7,所述运算检测电路5另一侧连接有电缆4,所述电缆4通过电缆紧固装置1夹紧于外壳2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2呈圆杆状,所述外壳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上旋入有固定螺母3,所述固定螺母3用于将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支架或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窗口7设置在红外感温元件6外围,所述测量窗口7为外部红外信号进入传感器内的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4为矿用阻燃电缆,所述电缆4用于给设备供电和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由于设置有运算检测电路、红外感温元件及测量窗口,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对各设备的实时温度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模拟量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监控系统,具有本质安全型设计,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故障率低,适用于煤矿井下各需要测温的地点;而且,该矿用本安型红外温度传感器,利用辐射热效应,使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传感器与温度相关的性能发生变化,检测其中某一性能的变化,便可探测出辐射,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赛贝克效应来探测辐射的,当器件接收辐射后,引起一非电量的物理变化,也可通过适当变化变为电量后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中:1、电缆紧固装置 2、外壳 3、固定螺母 4、电缆 5、运算检测电路 6、红外感温元件 7、测量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光防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电光防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2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