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体陡坡挖孔桩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2541.4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张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00 | 分类号: | E04G1/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陡坡 挖孔桩 平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体陡坡挖孔桩平台装置,包括固定于山体陡坡上的操作平台底座,操作平台底座上连接有安全防护平台,操作平台底座的侧面还连接有山体防护装置,山体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连接件和支撑件,防护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所述连接件,连接件和支撑件的一端相连接,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操作平台底座的侧面,安全防护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操作平台底座和安全防护平台均为矩形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减少对山体的破坏,有效避免陡坡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保证岩土体的平稳,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更便于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体陡坡挖孔桩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山区陡坡的桩基施工中,通常照搬平地桩基施工的标准和管理措施,忽视了山区陡坡在地形和地质上的复杂特性,造成了桩基完工后质量无法达到设计的要求,而且在施工中普遍出现了大切大挖的现象,使得周边的岩土体环境以及天然排水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容易引起岩石崩塌、滑坡,甚至发生山体滑移;在对山区陡坡的桩基施工中,由于人工挖孔桩的桩基位于陡坡地段,所以需在一定程度上对山体进行开挖并创建工作平台以便于施工,现有施工过程中对山体的开挖过大,一方面造成自然生态的环境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使原有陡坡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容易造成岩土体失稳,产生滑塌和溜塌现象,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保证施工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体陡坡挖孔桩平台装置,通过安全防护平台和山体防护装置的配合设计,能够大大减少对山体的破坏,保证岩土体的平稳,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性;更便于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体陡坡挖孔桩平台装置,包括固定于山体陡坡上的操作平台底座,所述操作平台底座上连接有安全防护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底座的侧面还连接有山体防护装置,所述山体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连接件和支撑件,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支撑件的一端相连接,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操作平台底座的侧面,所述安全防护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操作平台底座和安全防护平台均为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支撑件相对防护板呈倾斜设置。
所述支撑件相对防护板的倾斜角度为30°~70°。
所述连接件和支撑件均为角钢。
所述支撑件和操作平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安全防护平台包括四个平行设置的立杆,四个立杆围成矩形,相邻两个立杆上自上至下固定有多个水平杆。
所述立杆和水平杆均为钢管,立杆与水平杆通过扣件相固定。
所述盖板的厚度为12~15mm。
所述盖板为木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山体陡坡挖孔桩平台装置,通过安全防护平台和山体防护装置的配合设计,能够大大减少对山体的破坏,有效避免陡坡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保证岩土体的平稳,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更便于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整体结构简单,便于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山体陡坡,2、桩孔,3、操作平台底座,4、安全防护平台,41、立杆,42、水平杆,5、盖板,6、山体防护装置,61、防护板,62、连接件,6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2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广角镜头的性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简易型全自动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