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23435.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7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冯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佩虹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顶针 移动电子设备 移动电源 凹部 壳体 背夹 充电 本实用新型 电池体 电连接 短路 内置 磨损 抵消 衣物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包括:内置有电池体的壳体;在所述壳体朝向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一凹部内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池体与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导电顶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夹式移动电源的壳体朝向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面上设置第一凹部,用来容纳导电顶针,以第一凹部来抵消导电顶针的高度,使导电顶针不再突出于壳体的表面,避免造成移动电源短路、对导电顶针造成磨损、割破衣物或手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电源中,用于电连接移动电源内的电池体与待充电移动设备的导电顶针通常突出设置于移动电源壳体表面。这种结构的移动电源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如果将移动电源带有导电顶针的一面放在金属表面上,则金属表面容易与突出的导电顶针连通造成移动电源短路;放在其他物体表面则容易因为取放时的摩擦导致导电顶针磨损,影响电连接效果;如果将移动电源放在背包或者衣服口袋里,突出的导电顶针的容易钩烂背包或者衣服,将移动电源拿在手上也会被突出的导电顶针割伤手。上述缺陷均造成该移动电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以避免导电顶针造成使用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包括:
内置有电池体的壳体;
在所述壳体朝向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一凹部内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池体与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导电顶针。
其中,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壳体朝向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面的底部中央。
其中,在所述壳体朝向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支架指环的第二凹部。
其中,所述第二凹部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面的中部。
其中,所述背夹式移动电源还包括安装在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上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朝向所述壳体一面上对应所述第一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导电顶针的连接孔。
其中,所述保护壳朝向所述壳体一面上对应所述第二凹部的位置安装支架指环。
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磁性元件。
其中,所述保护壳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互磁吸的第二磁性元件或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背夹式移动电源的壳体朝向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面上设置第一凹部,用来容纳导电顶针,以第一凹部来抵消导电顶针的高度,使导电顶针不再突出于壳体的表面,避免造成移动电源短路、对导电顶针造成磨损、割破衣物或手等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与待充电移动电子设备的装配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夹式移动电源,用于为移动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佩虹,未经冯佩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23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卡接手机功能的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电池快速充电器